什么是BGP?BGP屬于一種技術,一般應用于IDC多線機房,即集成多條線連接到機房。實現多線單IP。因為最早的多線機房都是雙線雙IP,所以現在很多雙線機房都在使用這項技術,讓用戶在使用IP的時候更容易操作。邊界網關協議(BGP)是運行在TCP上的自治系統(AS)路由協議,也是唯一能夠正確處理不相關路由域之間多個連接的協議。BGP不能生成路由,主要通過一些屬性和策略來控制路由。
流行觀點
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以及一些擁有AS自治域的大型私有IDC運營商,都可以通過BGP協議實現多線互聯。簡單打個比方,去上海(網站)出差,可以選擇多種模式,比如公路(電信)、飛機(聯通)、高鐵(移動)等。BGP就像一個智能APP,可以幫助用戶選擇最佳的交通方式,在遇到臨時問題時可以自動幫助用戶選擇最佳的交通方式。
具體實施方案
國內IDC機房需要在CNNIC(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或APNIC(亞太網絡信息中心)申請自己的IP地址段和AS號,然后向其他網絡運營商的AS廣播自己的IP地址,通過BGP協議連接多個AS,實現自動跨網接入。此時,用戶發出訪問請求后,會根據BGP協議的機制,在連接的AS中自動為用戶提供最佳路由,實現不同網絡運營商的用戶對同一機房資源的高速訪問。
BGP的優勢
1.自動最佳網絡路徑選擇。
2.線路冗余。
3.網絡可靠穩定。
4.實現多網接入。
真偽BGP在價格上有什么區別?
如上所述,構建BGP網絡的企業首先需要有自己的AS號和IP地址段,然后將自己的IP地址段廣播給所有運營商的AS網絡,并在自己的AS和多個對應的AS之間進行BGP連接,然后通過BGP協議引導用戶通過最佳路徑訪問服務器。
真BGP成本=AS+IP地址段+設備成本+動態(BGP)帶寬。
偽bgp成本=AS+IP地址段+設備成本+靜態帶寬。
真偽BGP的使用效果有什么區別?
真正的BGP實現了用戶最佳路徑的自動選擇。
即使單條BGP線路出現故障,BGP也能自動引導用戶選擇最佳接入路徑。
偽BGP雖然也實現了多線接入,但不具備真BGP的動態最佳路徑切換功能。所以一旦線路出現故障,就會導致用戶無法接入,所以只能手動切換接入線路。
當然,除了以上三種情況,市場上也有半真半假的BGP機房。
混合BGP
比如一個叫五線BGP的機房,其中聯通、移動、A企業是BGP動態帶寬,而中國電信、B企業是靜態帶寬,一旦聯通或其他動態帶寬線路出現故障,用戶只能自動分配到移動、A企業的動態帶寬線路,仍然達到BGP效果。但是,如果中國電信或B企業出現靜態帶寬故障,用戶不會被自動分配到其他靜態或動態網絡。此外,靜態帶寬所在的AS中形成路由黑洞,AS中的用戶將無法訪問,需要人為干預進行人工修復,修復時間較長。
“借雞下蛋”式BGP
除了混合BGP,目前市場上還有一種更便宜的BGP實現。如上圖所示,企業購買中國電信的單線機房并廣播自己的IP地址,同時在專線上與另一家第三方IDC服務商的偽BGP機房互聯,在第三方IDC服務商的AS域中廣播自己的IP地址,從而在單線機房的基礎上變相實現BGP效果。但是,與前面的情況一樣,一旦發生靜態帶寬故障,出現路由黑洞,就需要手動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