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點
計算機網絡主要有兩個節點,即主機節點和數據交換節點。
主機節點:主機機器上運行的應用程序
數據交換節點:根據工作層次可以分為交換機、路由器、中繼器(負載均衡設備等)三層。
邊
接入網鏈路:主機連接到互聯網的鏈路
主干鏈路:路由器間的鏈路
從服務角度看互聯網
互聯網是分布式應用,以及為分布式應用提供服務的基礎設施。
使用通信設施進行通信的分布式應用,通信基礎設施為應用程序提供編程接口API(通信服務)。通信服務分為面向無連接和面向連接的服務。
互聯網結構:網絡邊緣(主機、應用程序)、網絡核心(網絡交換節點)、接入網和物理媒體;邊緣系統通過接入網或物理媒體進入網絡核心。
網絡邊緣
網絡邊緣的模式
端系統(主機)
端系統包括運行的應用程序,如Web、Email,在”網絡的邊緣“。
客戶/服務器模式(C/S)
主從模式,客戶端向服務器請求、接受服務,如web瀏覽器/服務器,Email客戶端?服務器
對等(peer-peer)模式(P2P)
很少(甚至沒有)專門的服務器,如Gnutella、KaZaA、Emule;分布式應用進程,每個節點即是客戶端又是服務器,在文件分發系統中使用較多,如迅雷、電驢。
面向連接和無連接的服務
基礎設施為應用程序提供的通信服務的兩種方式:面向連接和面向無連接。
網絡邊緣采用網絡設施的面向連接服務,即TCP(傳輸控制協議,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提供了可靠的連接、按順序的傳送數據、流量控制、擁塞控制。
網絡邊緣采用基礎設施的無連接服務,即UDP(用戶數據報協議,User Datagram Protocol),為無連接、不可靠數據傳輸,無流量控制,無擁塞控制。但它實時性相對更好,傳輸效率?。
常見使用TCP的應用:
HTTP(Web),FTP(文件傳輸協議),Telnet(遠程登陸)、SMTP(Email)
常見使用UDP的應用:
流媒體(視頻),遠程會議,DNS,Internet電話
網絡核心
網絡核心:路由器的網狀網絡
思考:數據如何通過網絡進行傳輸?
電路交換
電路交換:為每個呼叫預留一條專有電路,如電話網
?
網絡資源(如帶寬)被分成片,帶寬分成片三種方法:
頻分(FDM,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時分(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波分(WDM,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