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擇服務器時,我們會發現有些主機搭載的硬盤會有所不同,有些是SAS類型的硬盤,有些是SATA類型的硬盤,兩者是有何區別,性能方面哪一種硬盤會更勝一籌呢?今天夢飛科技小編就來對比分析一下兩者的情況。
1.規格尺寸:此前的主流硬盤和磁盤都采用的是3.5英寸,而SAS硬盤除了3.5英寸的規格之外,還擁有2.5英寸規格,越小的尺寸放置在香港服務器上的數量就越多,硬盤容量就越大。
2.讀取性能:一代SAS的數據吞吐量達到了3Gbps,而新一代SAS最大吞吐已達到12Gbps,并且采用了多路點對點連接,支持容錯性的設計,就此而言,SAS硬盤的讀取性能更佳。
3.擴展性:硬盤的擴展能力主要是受到了共享連接通道的限制,即便是架設多臺服務器增加總線數量也無濟于事。而SAS硬盤則利用擴展器硬件擔當其交換設備簡化大型外部存儲系統的配置,這種擴展器的優勢在于可以靈活的存儲拓撲,最大可混接16256塊SAS/SATA硬盤。
4.穩定性:通過集群的方式保障香港服務器的可靠性,即多臺服務器集群保障硬盤數據的安全,利用SAS擴展器的功能,結合雙端口SAS硬盤和有雙端口適配器的SATA硬盤,用戶非常容易設計具有最大容錯能力的冗余系統。2.5英寸的雙端口SAS硬盤再加上3.5英寸的硬盤可實現全容錯的系統設計,在計算密度越來越高的應用中,從容的應對全新的計算挑戰,這種可擴展和可靠的連接結構可用于組建支持多節點集群的企業級拓撲,實現在關鍵任務應用中的自動故障切換和負載均衡。
以上就是關于SAS硬盤和SATA硬盤的一些對比分析,可以得出的結論是SAS硬盤在性能方面會略優于SATA傳統硬盤,用戶朋友們在選擇時可以納入考慮范圍。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布。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復制、盜用、采集、發布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我們進行處理。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