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先需要考慮服務器的應用場景
企業采購服務器,首先需要確定服務器是用來做什么的,上面需要跑什么軟件。我們常見的服務器可以分為文件服務器、web 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郵件服務器等等
1、文件服務器比較看重存儲性能,也就是在購買服務器的時候要重視硬盤的大小,硬盤托架的多少;
2、web 服務器看重對響應的支持,看服務器內存對駐留在其中的響應容納多少,會不會因為無法支持高峰的大量訪問而導致癱瘓,一些網站的癱瘓很多情況下是由同一個時刻的訪問量過大,導致網頁長時間打不開的情況;
3、數據庫服務器則比較均衡,需要處理性能、緩存支持、內存支持、存儲能力等多方面的綜合性能;
4、郵件服務器以及 FTP 服務器側重硬盤的存儲能力和響應能力,需要重視硬盤的容量和內存的性能;
二、其次,要考慮服務器的性能以及兼容性
一般來說,購買服務器之前,都會確定好要運行什么軟件,負載有多大,這樣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服務器的大概配置,cpu、內存、硬盤等分別用怎樣的最好,另外就是要注意軟件運行在什么操作系統上。
三、穩定性及 SHOU 后服務很重要
服務器不同于 PC 機,大部分企業應用要求 24 小時不間斷的運行,這就是要求服務器必須要高度穩定,盡量減少宕機時間。不同品牌的服務器,宕機的概率會有所不同,比如全球最穩定的服務器 System X 系列。同時,SHOU 后服務也非常重要,如果發生宕機或者服務器在維護上出了一些問題,如何快速、準確的解決問題才是保證企業減少損失的關鍵所在,所以,還是建議選擇知名服務器的品牌。
四、服務器后期擴展
看似簡單,其實很多人在采購服務器的時候并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一般來說,一臺服務器的使用年限是 5 到 8 年,在這段時間,如果業務量發生變化,勢必導致服務器的負載發生變化。假如三年后,你公司的業務量增加一倍,當時購買的服務器性能不夠而又不得不重新選擇服務器,是不是非常麻煩?那么如果你發現當時購買的服務器還有 CPU 插槽、還有內存槽位、還有硬盤預留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