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安全風險的上升,企業在威脅下運營已不是什么秘密。隨著企業與越來越多的威脅作斗爭,他們正在競相實施網絡安全管理工具和流程,以盡可能保證其運營的安全性。
威脅者使用多種戰術,包括網絡釣魚、勒索軟件和社交工程,來破壞組織并從攻擊中獲利。IBM的2024數據泄露報告的成本數據泄露的平均成本不到500萬美元,比2023年高出10%。
與此同時,人工智能的進步引起了新的擔憂,即網絡犯罪分子將人工智能作為武器來破壞公司的人工智能系統輸出。面對這些現有的和新的威脅,企業必須建立最佳實踐來確保有效的網絡安全管理。
什么是有效的網絡安全管理?
堅實的網絡防御支撐著每一個高效健康的企業網絡。這種防御策略包括將正確的安全策略、工具、流程和實踐與組織的運營目標對應起來。
企業必須注意政府法規和公司指令。他們還必須確保數據完整性、安全性及其基礎架構的可用性。然而,沒有一家企業能夠以犧牲生產效率為代價來完全鎖定其環境。
為此,有效的企業安全利用基本技術,例如:
- 防火墻。
- 虛擬專用網。
- 入侵檢測系統。
- 多因素身份驗證(MFA)。
- 身份和訪問管理。
- 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
- 統一威脅管理。
- DoS緩解和事件響應服務。
分析和人工智能進一步提高了許多這些工具的功效。
網絡安全管理面臨的挑戰
鑒于公司的關鍵運營完全依賴于網絡,保護基礎設施是重中之重。然而,以下挑戰可能會使網絡安全工程師保護網絡資產變得復雜:
- 企業網絡是高度分布式和虛擬的。
- 缺乏可觀察性。
- 網絡安全控制有時會影響基礎設施的性能,并妨礙最終用戶的體驗。
- 他們需要集成來自不同來源的安全數據,以保護最常見的混合環境。
網絡安全工具在不斷改進,但某些問題仍然迫使網絡安全工程師手忙腳亂,試圖領先于威脅。從不同的來源獲得準確的端到端網絡活動視圖可能會很麻煩,尤其是在混合云環境。即使在被認為具有密切相關性的產品中,真正的集成也經常缺失。
組織在快速準確地識別威脅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是巨大的威脅數量繼續阻礙著進展。根據2024年IBM數據違規報告,發現和緩解違規的平均時間為258天。然而,這比前一年增加了19天,是七年來的新低。
通過受限訪問保持網絡安全
近年來,可觀測曲面已經成為評估網絡安全的重要工具。網絡管理員也受益于威脅管理產品,這些產品使用機器學習,可加快威脅識別速度,并提高從網絡和應用管理應用中獲取的情報的準確性。也有將安全控制集成到網絡設備中的推動,部分是由諸如安全訪問服務邊緣的發展所驅動的。
零信任架構也變得越來越重要,部分原因是美國聯邦政府要求所有機構在2024年底前部署特定的零信任控制。該框架假設在認證和授權發生之前,訪問網絡資產的任何設備或個人都不被允許訪問。
零信任應用了許多保護措施其中包括粒度認證,它在允許任何實體訪問網絡之前考慮以下因素:
- 用戶身份。
- 設備類型。
- 活動。
- 查詢。
- 位置。
零信任還應用持續身份驗證和跟蹤來監控用戶和設備。這確保了它們沒有受到威脅。
網絡管理員也可以使用分段來限制網絡訪問和防止橫向移動。組織可以選擇實施最低特權訪問,它應用MFA和精細微分段來進一步控制對企業資源的訪問。
有效的網絡安全管理最佳實踐
如果沒有正確的策略和實踐來執行控制,最好的網絡安全技術的價值也是有限的。IT團隊和最終用戶必須了解現有的保護措施以及如何成功使用它們。
這要從適當的訓練開始。所有員工和承包商都應該理解公司IT安全政策以及如何使用可用的工具。政策制定和持續審查是至關重要的基本要素。持續的最終用戶培訓和教育——而不僅僅是年度培訓或測驗——是必須的。
其他基本最佳實踐包括:
- 部署具有支持和對策的多層安全性。這限制了橫向訪問,保護了最關鍵的資源。
- 建立有效的網絡監控服務。
- 定期更新軟件和硬件。部署新設備時更改工廠硬件設置。
- 自動化軟件修補,但在必要時手動干預。
- 持續執行漏洞評估。在兩次審計之間進行臨時測試。
- 應用MFA和其他訪問控制。
- 實施網絡隔離。
- 開發和部署依賴持續驗證的零信任架構。
- 定義事故響應計劃盡可能應用自動化。
- 采取措施防止內部盜竊或數據丟失。
- 了解基線網絡活動的情況。
- 主動測試系統以發現漏洞和不良配置。
有效的網絡安全管理始于人的因素,也止于人的因素。組織必須了解這一點,并確保有正確的實踐和流程。不幸的是,在一個吸引和留住合適的人員是一個持續挑戰的時代,建立一個可靠的網絡安全環境可能是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