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您的數據中心是來自各種不同供應商的大量計算、網絡和存儲硬件,這些硬件都不是單獨可控的,而是由覆蓋整個操作的軟件控制。聽起來很迷人吧?好吧,軟件定義的數據模型使MSP 能夠更多地滿足客戶的要求,但在此之前的問題是決定哪個選項在實施時效果最好?
SDDC 的元素從服務器到存儲,最后到網絡更加虛擬化。硬件通過軟件進行管理,使企業組織能夠以有效的方式定位資源并根據需要擴大或縮小規模。
另一方面,托管服務提供商根據客戶需求主動實施定義的數據中心,以在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在本文中,我們將介紹實現軟件定義數據中心的三種主要途徑。在此之前,讓我們從一些基本術語開始。
什么是 SDDCN(軟件定義的數據中心網絡)?
從網絡軟件中消除網絡硬件,即基于軟件的網絡,可以顯著改變網絡的構建和運行方式,因為它對兩個廣域網——軟件定義的廣域網和數據中心網絡軟件有重大影響。
該網絡將虛擬機和容器等計算資源定義為磁盤和閃存等存儲,以在私有云應用程序上提供指定的性能。這可以通過軟件抽象快速完成,數據中心資源可以輕松重新分配以滿足不斷變化的應用程序需求,而無需更改底層物理計算、存儲和網絡元素。
第一步:建立你自己的
在這種方法中,公司通過在本地集成所有元素來采購硬件和軟件定義的數據中心,在這條路徑上,公司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發展他們的軟件定義的數據中心。
內部 IT 運營現在正在與 SaaS 應用程序和公共云平臺競爭內部資源,其中內部數據中心正在迅速提供新服務,無論是敏捷地在關鍵應用程序中提供所需性能的能力,還是安全并修復所有數據中心快速的運營挑戰。
第二步:使用融合基礎設施
在這種方法中,計算存儲和網絡組件位于預裝軟件堆棧的單個機箱上。它將通過使組織能夠按照自己的節奏添加其他 SDDC 元素來簡化硬件集成。
這種方法利用一個完全虛擬化的基礎架構,超越計算,通過提供簡單且廉價的數據中心服務來進行適當的配置和管理作為虛擬機,從而獲得更多的網絡和存儲。
策略驅動的技術可以跨不同的異構云自動化和管理 IT 服務,這與傳統解決方案不同,在傳統解決方案中,平臺是專門為編排動態軟件定義的工作負載而構建的。
所有應用程序和服務都可以在本地私有云和安全基礎設施平臺上無縫運行。您還可以通過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專用基礎架構的需求來利用任何硬件。
第三步:利用超融合基礎架構
HCI 可能是通往 SDSC 的最短和最簡單的途徑,因為組織可以從中獲得全部好處,因為網絡、存儲和計算系統的所有組件以及云和參考架構都是集成和預安裝的。使用這種方法,組織可以對 SDDC 進行單點管理,因為擴展可以是添加更多簡單單元的問題。
在超融合基礎架構中,所有關鍵數據中心功能都運行在緊密集成的軟件層上,而不是專門構建的硬件上。這種方法在計算機虛擬化、存儲虛擬化和統一管理上運行,因為虛擬化軟件抽象并匯集了底層資源,這將幫助它們動態地分配給 VM 和容器。
基于策略的配置與應用程序保持一致,這些應用程序借助高級管理功能消除了對 LUN 和卷等復雜障礙的需求,這將進一步減少手動任務并幫助自動化整個操作。
為您的組織配備 SDDC 有一些關鍵,因為它不是任何特定技術,而是公司在選擇新服務器、交換網絡和利用性能和功能的存儲方面的一大飛躍。
容量管理
SDDC 是關于多年來快速提供硬件的,因為它是確保有足夠容量的關鍵要素。為此,請確保您的數據中心有足夠的容量來滿足組織的需求、應用程序和服務。
在您有足夠的資源為業務服務之前,您無法自動配置資源。多云管理和:
多重虛擬化
我們知道數據中心的架構是如何復雜的,因此目前很難在一家供應商那里找到一個集所有功能于一身的數據中心。它是變體提供商的技術組合;例如,您的企業正在使用 VMware 進行虛擬化,并希望使用 Microsoft Hyper-V 或 Amazon Web 服務來開始使用來自更小眾服務提供商的私有云。
托管配置
對于精確的 SDDC 方法,要考慮的另一個關鍵是從手動配置資源轉向自動配置資源,這將通過獲取應用服務規范然后在案例上設置硬件的操作來舉例說明。更合適的方法是允許根據應用程序的需要自動提供。這可以說是開發人員和運營團隊更緊密地合作的 DevOps 心態背后的想法。
加起來
我們可以得出結論,SDDC 可以更快地為更快樂的最終用戶提供資源。一些研究發現,IT 交付 IT 資源的速度越慢,最終用戶的滿意度就越低。因此,這種軟件定義的早期用例是網絡虛擬化的普及,必須采用嚴格的標準。在這里,我們可以期待您已經了解了實施軟件定義數據中心的不同方法。保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