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傳統的本地數據中心是大多數公司的典型選擇。如今,許多數據中心提供商有多種不同的模型可供選擇。選擇值得信賴的數據中心提供商只是一個開始,公司需要決定哪種數據中心模型最適合他們的業務。讓我們看一下各種數據中心模型,并幫助您在批次之間做出決定。
什么是現場數據中心?
第一個選項是傳統的本地或現場數據中心選項,這是很長一段時間的標準。這是公司的數據中心經理在其本地位置控制自己的數據中心的地方。公司采用現場數據中心的路線有幾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完全控制。它使公司能夠根據需要進行更改、擴展資源和整合。它還允許工作人員在需要時輕松訪問場所。公司還可以根據其特定標準調整其安全需求。
其他一些好處包括選擇多個供應商和合作伙伴的能力。這使公司能夠構建適合其需求的定制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現場數據中心解決方案還有助于提高合規性和兼容性。
除了所有這些好處之外,還有一些特定于現場數據中心的缺點。如果一家公司確實決定與多家供應商合作,則可能會導致復雜的服務支持。許多不同的供應商也意味著會有大量的服務水平協議和維護協議。當出現問題時,公司的各個供應商可能需要一起解決問題,這比與單個供應商解決問題需要更長的時間。
什么是融合數據中心?
融合數據中心是一種“一體化”的數據中心連接方法。融合基礎架構通常作為多個系統的預打包捆綁包提供。它可以包括服務器、存儲、網絡和管理軟件。融合數據中心系統通常經過預先構建和測試,使其部署更加簡單和快捷。
使用一體化數據中心捆綁包,有一些明顯的好處。第一個是內置兼容性。由于融合基礎架構是預先構建和測試的預打包捆綁包,因此它消除了現場基礎架構有時可能發生的兼容性問題。它還簡化了數據中心管理。最后,公司能夠減少其當前數據中心空間的總體占用空間。
融合基礎設施的一個缺點是與現場數據中心的頻譜相反。現場數據中心的缺點之一是難以與多個供應商打交道以解決問題。融合基礎架構的缺點是只有一個供應商可能會提供更少的特性、功能和可定制的選項。另一個缺點是在“一體化”系統中更新或添加額外的組件可能會很復雜,并且可能會導致一些問題。
什么是超融合數據中心?
融合基礎架構和超融合基礎架構之間存在一些相似之處。融合和超融合基礎架構都將存儲、計算和網絡結合到一個一體化解決方案中。兩者的區別在于融合基礎架構是基于硬件的,而超融合基礎架構是軟件定義的。
需要更多靈活性的公司可以從超融合基礎架構中受益。軟件定義的數據中心允許用戶在需要時安排、組織和擴大和縮小規模。由于超融合基礎架構也是可由供應商管理的虛擬化解決方案,因此對于中小型企業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超融合是軟件定義和虛擬化的,它可以很容易地連接到各種云計算系統。這可以讓企業部署混合云甚至多云戰略。
用戶在超融合數據中心面臨的挑戰可能類似于融合基礎設施。擁有單一供應商可能意味著更少的特性、功能和可定制的選項。部署混合云或多云策略可能有助于解決其中一些問題。
什么是云數據中心?
雖然云聽起來像是在天空某處的數字存儲,但它仍然指的是實際物理建筑物中的物理數據中心。云數據中心也是異地數據中心。公司不再管理自己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而是租賃由第三方運營的基礎設施,通過互聯網使用數據中心資源。云服務提供商管理從維護、更新設備到屬于數據中心運營的所有其他內容。許多人已經在不知不覺中使用云。一些云存儲示例包括 iCloud、Google Drive、Dropbox、Microsoft One Drive 等。
對于許多公司和個人來說,云數據中心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它們具有特定的好處,包括按需付費的選項。用戶可以使用云數據中心的服務,只為他們需要的任何東西付費,并且只在需要時進行升級。用戶不必擔心服務器更新、冷卻或安全問題。云數據中心提供商將為其用戶處理所有這些方面。
使用云數據中心有一些缺點,包括對存儲各個方面的控制較少。用戶無法控制自己存儲的安全選項。用戶也沒有對其服務器的物理訪問權限。用戶完全依賴服務提供商。最后,盡管用戶只需為他們需要的存儲和資源付費,但由于服務費和空間可能會發生變化,而且從長遠來看,這種選擇的定價可能會更加難以預測。
結論
公司的需求和優先事項將決定最適合其業務的數據中心選項。如果數據安全是公司的第一要務,那么云可能不是正確的選擇。尋求降低成本的公司應該放棄完全在現場的數據中心運營。許多這些好處的一個很好的組合是數據中心托管模型。
托管數據中心是一種允許個人、企業甚至大型企業公司出租服務器和其他計算硬件空間的設施。托管服務提供商提供建筑、冷卻、電力、帶寬和物理安全。托管用戶將提供自己的服務器和存儲。托管數據中心的好處包括靈活性和可擴展性、更好的正常運行時間可靠性、高端安全性和合規性以及改進的資源分配。如果您正在研究這些數據中心模型中的任何一種,與值得信賴的數據中心提供商合作將對您的公司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