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十年里,亞洲市場隨著經濟規模的迅速增長,對于想要在亞洲拓展業務的國際公司來說變得越來越重要。選擇一個正確的位置作為他們的亞洲總部對他們來說是一個關鍵的開始,同時也是一個用于存儲數據的數據中心。作為亞洲的兩個主要金融中心,香港和新加坡為這些商業公司提供了眾多選擇。
香港和新加坡都以自由經濟體系而聞名,人均收入較高,這使得它們都能夠促進數據中心和電信基礎設施等高附加值行業的發展。不僅如此,投資者的利益還受到其成熟的司法制度的保護。雖然香港在金融、物流等不同領域的作用與新加坡相似,但與新加坡相比,仍具有一定優勢。
地點
正確的位置是不同類型業務運營的重要因素。
香港作為主要的金融和國際貿易和物流樞紐之一,位居全球第三位具有競爭力的金融中心。它也是大中華地區的主要數據中心和電信樞紐,提供了成熟的數據隱私監管體系。香港是通往中國內地的重要門戶。由于香港是進入中國大陸最近的位置,可以直接連接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的骨干網,相比其他數據中心,延遲最低,特別是對于要求低延遲的金融公司業務,這為他們提供了最佳解決方案。此外,我們可以簡單地預見,作為中國中央政府提出的“一帶一路”“互聯網+”的第一步,香港對數據中心的需求正在增長,
新加坡與香港具有相似的特點,也是亞洲主要的數據中心和電信樞紐,并在其成熟的司法體系基礎上提供了成熟的數據隱私監管體系。然而,它與香港的角色有著本質的不同。作為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的創始成員之一,新加坡一直積極促進成員國之間的經濟活動。(供您參考,東盟是亞洲第三大經濟體,而中國排名第一)
信息自由流動
在香港,沒有可調整的規則或法律允許香港政府干預數據中心的運營或進行內??容審查。此外,香港自 1996 年起實施《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為個人資料的收集、申請及轉移提供法律保障,但新加坡有關個人私隱的規例于 2018 年才以「個人資料保護委員會」的形式推出,在處理數據保護方面還不夠成熟。不僅如此,除了數據中心,互聯網上的一切都將受到新加坡政府的審查,某些行為或言論將受到新加坡“計算機濫用和網絡安全法”的監管,這可能對商業運營商構成潛在風險。
總而言之,香港和新加坡與他們所扮演的角色非常相似。主要區別在于他們的服務目標和受眾。企業應根據自身需求選擇雙方。香港在保護個人資料方面趨于成熟和安全。它也是通往快速增長的中國市場的門戶。因此,香港數據中心是面向中國、東亞和參與“一帶一路”計劃國家客戶的公司的理想選擇。另一方面,如果您主要服務于南亞地區的客戶,新加坡數據中心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