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的動態環境中,重點不僅在于實現效率,還在于實現“智能效率”,即利用尖端技術實現更智能、更快速、更具適應性的流程,以應對該地區的獨特挑戰。
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生成式人工智能 (GenAI) 等技術正在幫助亞太地區的供應鏈參與者改善物流、優化庫存管理,并動態應對因不同法規、不同市場和不斷變化的消費者需求等區域復雜性而導致的中斷。這種方法推動了世界上最具活力的供應鏈生態系統之一的運營敏捷性和精確度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智能效率”還彌合了可持續性和盈利能力之間的差距。通過利用云平臺和物聯網驅動的數字孿生,組織不僅可以提高運營速度和準確性,還可以實現循環供應鏈,從而減少浪費并遵守嚴格的環境法規。這種整體方法確保效率不再僅僅是為了削減成本,而是為了建立長期的彈性和競爭力。
在考慮實現組織目標時,無論這些目標是否側重于效率,組織都可以利用 IDC 的 Futurescape 預測來戰略性地準備和適應快速發展的供應鏈格局。這些預測就像一顆“北極星”,引導組織做出更明智的決策并取得長期成功。通過將預測納入戰略規劃,企業可以專注于如何整合技術來支持組織成果。
預測陳述可以明確說明如何通過采用技術來構建彈性,突出組織在應對中斷和主動管理風險的同時如何實現成果和目標。這就是為什么 IDC 每年都會提出 10 個預測,這些預測預計將推動供應鏈組織向前發展(圖 1),并將其發布在我們的報告 《IDC FutureScape:2025 年全球供應鏈預測——亞太地區(日本除外)影響》中。
以下是關于供應鏈 FutureScape 的五項預測,它們正在影響亞太地區組織如何支持運營效率并為未來的成功建立韌性。
1. 利用法學碩士預測不可預測的事情
IDC 預測:到 2028 年,50% 的 A1000 供應鏈組織將部署基于 LLM 的平臺來模擬和預測與地緣政治、監管框架和天氣影響相關的風險,以提高彈性。
這些平臺不僅能夠實現更快、數據驅動的決策,還凸顯了向預測性、主動性供應鏈管理的轉變。通過提前識別潛在的中斷,這些工具可幫助組織建立更具彈性的運營,確保在日益動蕩的全球環境中保持穩定性和敏捷性。這一趨勢反映了人們越來越重視利用先進技術來確保供應鏈的未來發展,并有效應對復雜的挑戰。
2. 可持續發展變得更加智能
IDC預測:到2029年,60%的A2000供應鏈參與者將部署AI來遵守循環性法規,實現遵守環境法規并提高20%的效率。
隨著循環法規越來越嚴格,組織越來越多地轉向使用人工智能來滿足這些需求,同時與可持續發展目標保持一致。這種轉變不僅代表合規性;它強調了供應鏈運作方式的根本轉變——從減少浪費到優化資源利用。通過將人工智能嵌入其戰略,公司不僅可以滿足環境期望,還可以提高運營效率并為未來構建更具競爭力和可持續性的供應鏈。
3.云使競爭環境更加公平
IDC預測:到2026年,45%的A2000供應鏈組織將遷移到云解決方案,將庫存速度提高5%,并使中小企業能夠與大型企業競爭。
中小企業是亞太地區經濟的支柱。據估計, 2020 年亞太經合組織估計,中小企業約占企業總數的 98%。如今,大多數企業可能都是數字原生企業,這通常意味著要采用基于云的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通過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的工具來增強連接性、可擴展性和協作性,從而使中小企業能夠有效競爭。這種轉變使新一波企業能夠提高可見性、靈活性和運營效率,為互聯互通、彈性供應鏈奠定基礎,并加速整個地區的數字化轉型。
4. 人工智能助力物流
IDC 預測:到 2028 年,60% 的 A2000 供應鏈組織將利用 AI/ML 進行動態貨運計劃和網絡優化,將中斷響應時間縮短 75%,并將運輸支出減少 5%。
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在貨運規劃和網絡優化中占據著中心地位,這得益于越來越多地采用基于云的技術,這些技術提供了更強大的數據基礎。借助這種改進的基礎設施,這些工具可以提供更智能、更具適應性的物流系統,以動態響應實時情況。通過利用這些進步,供應鏈實現了前所未有的效率和彈性,使自己能夠在日益互聯和不可預測的全球環境中蓬勃發展。
5. GenAI 改變風險管理
IDC 預測:到 2029 年,40% 的 APeJ 制造商將利用 AI 和 GenAI 實現合規自動化,確保減少 90% 的手動合規任務并將運營成本降低 15%。
AI 和 GenAI 正在推動合規自動化的重大進步,幫助企業簡化傳統上手動和資源密集型的任務。這些技術是對日益復雜的監管的回應,使組織能夠確保遵守規定,同時降低成本和錯誤。通過利用這些工具,供應鏈可以專注于更具戰略性的優先事項,提高整體運營效率,提高合規準確性,并顯著提高生產力。這使企業不僅能夠迅速適應不斷變化的合規環境,而且還能在高度監管的環境中獲得競爭優勢。
智能供應鏈的未來
亞太地區*供應鏈正在演變為智能和彈性生態系統。包括人工智能/機器學習、GenAI、物聯網、云計算和數字孿生在內的技術不僅提高了運營效率,而且重新定義了可能性的邊界。從更智能的采購和預測風險管理到可持續發展驅動的效率,人工智能和新興技術正在將挑戰轉化為機遇。
注:本文的亞太地區不包括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