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基礎設施管理包括在需要的時間和地點有效分配和交付關鍵資源所需的流程和工具。UI 或儀表板就是這種工具的一個很好的例子。它充當供應、配置和管理云基礎設施的控制面板。云基礎架構管理在向以下兩者提供云服務方面非常有用:
- 內部用戶:例如開發人員或使用云資源的任何其他角色。
- 外部用戶:例如客戶和業務合作伙伴。
為什么要進行云基礎架構管理?
云基礎設施管理是實現云計算的重要承諾的必要條件。云經過妥善管理和優化,可為企業的應用程序和基礎架構提供更大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同時控制成本。由于組織和最終用戶通過云使用虛擬資源,甚至可以根據需要為這些資源付費,因此他們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購買和維護這些虛擬資源所反映的物理基礎設施所需的成本。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適當的可見性、監控和治理,云計算成本可能會不必要地增加。一個典型的場景是工程師離開云開發環境并 24/7 全天候運行,即使他們只需要幾個小時的工作。在基礎設施即服務平臺中常見的即用即付模式中,這種浪費可能導致云計算費用失控。
隨著云戰略不斷演變為多云和混合云模型,云基礎設施管理變得越來越重要。在這些更加分布式的基礎架構方法中,企業必須分配和管理資源,而不僅僅是來自單個共享池或平臺,而是跨多個異構環境。云基礎設施管理接口 (CIMI) 是一種開放標準 API,可以通過稱為具象狀態傳輸 (REST) 的系統幫助簡化這種管理。
云基礎設施管理做什么?
云基礎設施管理是一門由技術工具支持的學科,可以對云的使用進行適當的監督。它使企業能夠根據需要創建、配置、擴展和淘汰云基礎架構。
云基礎設施管理就像云環境的指揮中心或中樞神經系統。云基礎設施管理通過提供安全管理整合資源所需的功能,在保持成本效率的同時實現最大的運營靈活性和敏捷性。
云基礎設施管理最終使多云和混合云戰略的潛力既可實現又可持續。沒有它,這些分布式基礎架構模型會產生操作復雜性,這對于人們自己手動管理是具有挑戰性的。有效的云基礎架構管理允許更小的團隊提供 Web 規模的服務。
云基礎設施管理工具
云基礎架構管理工具為工程師和其他 IT 專業人員提供了管理其云環境日常運營的方法。雖然云提供商經常提供他們的本地管理控制,但他們通常只啟用對其特定平臺和服務的控制。第三方云管理工具通常承諾在所有環境中提供“360 度視圖”和管理功能,這在多云和混合云環境中可能是必需的。
在任何一種情況下,云基礎設施管理工具都提供以下功能的某種組合:
供應和配置:開發人員、系統工程師和其他 IT 專業人員使用這些工具來設置和配置他們需要的硬件和軟件資源。這將包括:
啟動新服務器
安裝操作系統或其他軟件
分配存儲資源和其他云基礎設施需求
這還包括啟用和管理自助服務供應的功能,其中最終用戶使用儀表板或其他機制根據預定規則根據需要建立自己的資源。
可見性和監控:云基礎設施管理工具允許運營商“看到”他們的環境。更重要的是,它們包括或集成了以下監控工具:
檢查系統運行狀況
提供實時警報和通知
創建報告和分析
資源分配:與成本優化相關,資源分配功能可以對用戶使用云基礎設施的方式進行精細控制,包括自助服務供應。這類似于預算:適當分配共享資源,在某些情況下創建超出預算的標準。
成本優化:管理成本是云基礎設施管理工具的一項關鍵能力。如果沒有這個組件,當云賬單到來時,企業面臨“貼紙沖擊”的風險就會增加。通過關閉未使用或不必要的資源等策略主動監控成本是最大化云基礎設施投資回報率的關鍵。
自動化:云基礎設施管理工具有時會為各種操作任務提供自動化功能,例如配置管理、自動配置和自動擴展。
安全性:云基礎設施管理工具是整體云安全策略的另一部分。它們是根據特定設置和需求正確配置云提供商的本機安全控制的一種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