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時代已經到來,人們生活很多方面都會發生改變,這當中自然也包括旅游需求、旅游服務方式和旅游業態。張凌云預測,未來的旅游信息化的熱點可能會集中在A、B、C、D四個方向上,A是人工智能,B是區塊鏈,C是云計算,D是大數據。他指出,大數據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的能力來適應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源和數據資產。大數據的戰略意義不在于掌握龐大的數據信息,關鍵在于對這些含有意義的數據進行專業化處理,旅游大數據產業化要實現盈利的關鍵在于提高對數據的加工能力,通過加工實現數據的增值。這個加工除了數據的清洗以外,還有算法和機器學習。
從現代旅游的幾大特點和宏觀背景來看,一個特點是旅游市場散客化。過去是以旅行社作為主渠道,由旅行社來定義旅游產品、旅游景區、旅游設施甚至旅游城市、旅游目的地。如果沒有旅游團進行產品銷售,在市場上沒有聲譽和影響,但目前國內游客95%以上是不通過旅行社安排的,這是一個旅游需求市場變化的一個大背景。
張凌云表示,目前旅游學術研究主要是靠實證研究為主,應用就是歸納演繹法。同時,由于研究條件所限,采用的手段和方法,VPS,歸納演繹主要是采取抽樣方式,這些樣本的質量和數量沒有辦法達到客觀、真實、有效、可靠。從數學上講,屬于不完全歸納法,這種方法給旅游學術理論研究的沉淀帶來很大問題,甚至沒有辦法上升到理論層面。大數據來源的思維類似于數學歸納法,基于這一方法,可以與邏輯演繹法一樣,產生新的理論,也就是中國旅游學術的理論創新需要研究新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