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像Beckhoff Automation公司的TwinCAT Vision質控系統,通過啟用高性能英特爾Xeon處理器,在內部實現實時自主檢測生產線上機械異常,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停機時間、降低了缺陷率,進一步提升了工廠產量。
物聯網讓員工更安全高效
英特爾公司高級副總裁兼網絡平臺事業部總經理Sandra Rivera表示,5G與工業的結合,通過未來工廠中大量的機器人、機器手臂,可以提煉出大量數據,然后相互分析,就能給工廠提供一些預警或者是預測的解決方案,從而提高整個工廠的生產效率。
在國外,英特爾與霍尼韋爾就一直進行著工業自動化上的合作,去年雙方就共同合作,開發了一款基于物聯網的安全解決方案,不僅可以防止員工在工業工作場所中發生意外,還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該解決方案由集成在員工可穿戴設備中的多個傳感器組成。其基于云的界面可顯示通過傳感器實時傳輸的數據,從而支持其他人員即時響 應。該軟件支持從幾乎任何地方通過一個 Web 瀏覽器監控多個參數,并將數據保存至云。這些參數包括對員工位置的精確定位、對有毒氣體含量的實時監控、對服務工作或能耗的自動記錄等。此外,該軟件還具備發送文本信息和警告等功能。 霍尼韋爾表示:這一基于云的服務不僅能夠提升安全性,還可提升工作效率。
對于英特爾在工業互聯網平臺上的策略,林怡顏表示:“英特爾最主要的就是做一個比較統一的平臺,因為只有統一的平臺,才能夠把這個價格壓下去。英特爾比較擅長這種參考設計。”通過統一的軟件API,就能實現對于工業領域中各式各樣的制造業的需求的滿足。另外,通過開放OpenVINO,Google、阿里、百度、騰訊的云服務,都能實現云接入。英特爾力圖把平臺做得扁平化,避免出現一個行業對應一個平臺的分散問題,從而實現較低成本的需求。
實際上,directadmin漢化 虛擬主機,目前全球不同地區對工業自動化的態度并不相同,例如美國的很多企業,即便在生產線中應用了工業自動化,但受限于當地的工會制度,并不愿意對外宣布自己在這方面的實踐成果,僅有少數幾家公司愿意談及這一話題。
目前,中國也非常關心網絡的基礎建設以及制造工業的智能互聯,據英特爾數據中心事業部副總裁兼網絡平臺事業部5G網絡設施部門總經理林怡顏預測,中國的工業、制造業領域將會成為5G在未來最先廣泛落地的產業。據她介紹,不久前,英特爾就在重慶進行了工業自動化的合作,將傳感器加入到現有工廠中,在初期形成區域性互聯后,未來還將通過邊緣計算、IoT、5G讓傳感器數據上傳至云端,通過與數據中心的合作,讓工業自動化更進一步。
今年4月,”5G產業自動化聯盟”(5G-ACIA)在德國電氣和電子制造商協會(ZVEI)的基礎上正式成立,該聯盟旨在推動5G在工業生產領域的落地,確保5G從運用之初即具備相應產業能力。英特爾與眾多行業伙伴目前均已加入到這一聯盟中。
而歐洲的很多國家,由于面臨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從政府到企業都十分愿意擁抱工業自動化的落地。例如,目前歐洲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德國,超過五分之一的人口在65歲以上。根據歐洲相關組織的統計,歐洲目前60歲以上老人約占總人口的20%,2050年將上升至40%。這也就意味著,在歐洲的一些大型工廠中,將面臨著勞動力匱乏的問題,這也造成了為什么歐洲會對工業自動化表現出積極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