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隨著《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臺實施和深入貫徹,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步伐不斷加快。高質量數據已成為工業系統運行的核心要素,用于推動大中型企業實現智能制造升級和工業互聯網轉型,并支撐中小企業創新創業。企業級工業大數據平臺應用場景不斷豐富,百度的工業大數據監測平臺已逐漸延伸到汽車、日化等行業;三一重工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為智能工程機械物聯網提供有效決策支持。工業大數據生態環境不斷優化,在工信部指導下成立的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目前會員數已突破400家,已從產業需求、技術標準、應用推廣、安全保障、國際合作等角度開展了多項務實工作并取得了諸多研究成果。
展望2019年,我國大數據產業整體仍將保持較高增速。預計2019年我國大數據核心產業規模有望突破7200億元,增速將維持在25%~30%左右。隨著我國大數據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不斷提升,大數據產業鏈條將更為完備,圍繞產業鏈上下游的布局趨于合理,協同創新能力將不斷提升。
建立健全數據相關制度體系,組織開展數據共享、開放、交易、安全等方面的細則研究工作及相關的專項檢查和治理,推動制定數據資源確權、開放、流通、交易相關制度。建立標準規范體系,明確交易規則,制定定價標準,規范數據利用和交易。完善大數據第三方監管平臺建設,建立數據交易機構資質審核和準入機制,加強事前準入、事中監測和事后處置等監管機制和手段,大力發展數據評估、數據估值和數據交易審計等第三方服務。建立數據流通負面清單制度,規范數據流通行業,禁止危害國家安全、泄漏個人信息及企業商業秘密的數據的流通。
(三)打造監管防三位一體安全綜合體系
展望2019年,隨著各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相繼建設完成,各試驗區大數據差異化發展特點愈發明顯。各大綜合試驗區對資源的優化配置作用將更加突出,大數據產業發展引起的區域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將不斷加快。值得一提的是,來自西部地區的四川、重慶、貴州三省大數據產業整體發展較快,或將接棒東部地區成為我國大數據產業的領跑省份。
(四)加速推進大數據技術產品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