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興事件”引發了國人的廣泛關注,也警醒了大家正視國產芯片產業現狀與面臨的問題。當時,對芯片頗為熟悉的貴州凱里人陳慶,同樣關注著事件的進展,默默刷過新聞動態后,心里五味陳雜,談芯片國產何其容易,他與好友楊清華同創的漢天下科技,歷經五六年時間,用五年磨一劍的精神,默默的研發嚴重依賴進口、國內幾乎空白的“王牌”——射頻MEMS濾波器,2018年終于研發成功,目前即將試產。
陳慶,貴州中科漢天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凱里云瀚智慧城市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2012年與楊清華作為貴州省第一批“百千萬人才”一同回到凱里創業,由此,在凱里這個曾經的“數據沙漠”上,一顆大數據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學院派”和“野路子”的家鄉情結 漢天下在凱里播下一顆數據種子
3月28日,數據觀記者來到凱里市探訪漢天下的“中國芯”,陳慶結束當天第三個會,微露疲憊地坐到了辦公桌對面,當他提起2012年與好友楊清華的創業史,立馬大笑談其是“學業派”和“野路子”的合作。
楊清華,貴州凱里人,清華大學本科、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博士,中科漢天下電子公司的創始人兼董事長。陳慶回憶,與之認識源于在貴陽工作的他,被作為人才引進到中科院下屬的一家上市公司就職之后,而那時楊清華是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副研究員和碩士生導師。“他是學院派,我是野路子。”陳慶將他從貴陽被引進北京的歷程笑談為“野路子”。
老鄉之間的相見并非以“淚汪汪”的離家之苦為主題,而是將思鄉之情化為助鄉情結。2012年,兩人辭職離開北京并作為貴州省第一批“百千萬個”人才一同回到凱里創業,成立了貴州中科漢天下電子有限公司,集半導體射頻通信芯片設計、MEMS器件設計研發及生產、物聯網技術及應用解決方案于一體。下轄貴州中科漢天下微電子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漢天下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兩個業務相對獨立運營的子公司。
漢天下公司展廳
當時的黔東南凱里還是一片“數據沙漠”,創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陳慶回憶,創業之初帶到凱里的團隊“水土不服”,不斷有人離開,最初兩人設想的美好發展遇到更多現實問題。盡管如此,還是在他們的堅持和眾人努力之下,僅一年半時間,該公司就在一片山地上鏟平了地基、完成了漢天下首期100畝地的園區建設、6英寸的MEMS器件生產廠和辦公大樓的建設,并且下轄的北京子公司同時發布了全球首款單芯片CMOS射頻功放/前端芯片系列產品,至今,該新品累計出貨量已經超過20億顆。
五年磨一劍 為求“中國制造” 千萬設備助推BAW濾波器芯片研發
一部手機的部件中,除了看得見摸得著的電池和屏幕,更核心的部件主要包括基帶芯片、射頻芯片、存儲芯片。射頻芯片主要有濾波器、功率放大器、開關、天線和低噪放五大芯片和芯片組,而目前漢天下手中的那張“王牌”就是基于MEMS技術的BAW濾波器。
如果將濾波器比為路,那么SAW就是國道,在2G、3G時代占據濾波器市場的主導地位,但SAW濾波器性能不足,在濾波頻率高于2GHz時,不能滿足苛刻頻段的要求,有可能產生“堵塞”或者“斷路”情況,通話質量降低;而目前4G、5G時代,SAW濾波器已經沒有性能優勢,從而只能用BAW這個“高速”公路來保證手機的通話的清晰度。
由此看來,濾波器貌似手機的“運管”,保證運行的暢通。一部智能4G手機一般會用到約30顆BAW濾波器。IDC曾公布2016年全球智能手機總銷量近15億部,而到2020年將達20億部,年復合成長率達到7.2%;由此看來射頻濾波器的市場也將由2015年的50億美元,增長至2020年的130億美元。未來隨著5G的應用,BAW濾波器在手機中需要的使用量將再次大幅增加。
“目前只有Avago、Qorvo等少數幾家國際公司掌握BAW濾波器量產技術的公司,其中Avago和Qorvo兩家市場占有率超90%;而SAW濾波器也基本被Murata、TDK等巨頭壟斷。”陳慶說,這也意味著濾波器的市場全部被國外壟斷。
“人力、設備、流片是最大的消費,一條生產線需要一兩百臺設備,光是氮化鋁PVD這臺設備就花費了1000多萬元。”陳慶表示,要擺脫被動,就要力求國產。目前公司已經在5年前便開始濾波器的設計研發工作,這款高性能MEMS濾波器已經研發成功,目前即將試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