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立以來,貴陽大數據交易所通過數據交易驅動數據有序流通,自我定位于大數據“自來水”供應商,支持大數據企業、創業公司二次開發,創造大數據產品;主動適應中國成為數據大國的新形勢,將成立大數據創新中心,聚焦十大創新應用,積極投身于大數據雙創。
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到“大數據”,9月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首次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簡稱“雙創”)。不久,這兩個新術語融合出“大數據雙創”的新術語。國際數據公司IDC和數據存儲公司希捷最新研究顯示,中國2018年約產生7.6ZB,到2025年該數字將增至48.6ZB,從而肥沃了大數據雙創的土壤。
對此,今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域名注冊,“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作為全國首家大數據交易所,貴陽大數據交易所通過交易驅動數據有序流通,自我定位于大數據“自來水”供應商,支持大數據企業、創業公司二次開發,創造“可口可樂”等大數據產品;為適應新形勢,今年將成立大數據創新中心,聚焦數據領域十大創新應用,積極投身于大數據雙創。
2016年5月26日,貴陽大數據交易所聯合清華、北大、貴州大學等20余所高校成立大數據交易聯合實驗室。
在此之前,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已引進沈昌祥院士工作站,聯合清華、北大、貴州大學等20余所高校成立“大數據交易聯合實驗室”,與中信銀行共建“金融風險大數據實驗室”,與國家信息中心國信衛士網絡空間安全研究院等機構合作成立“數據資產安全應用研究中心”,經農商銀行發展聯盟授權而成立“農商銀行金融大數據風控實驗室”,共推大數據雙創。
大數據創新中心成立之后,將整合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全部創新資源,以數據為紐帶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形成數據驅動型創新體系和發展模式,打造多層次、多類型的大數據人才隊伍。具體而言,該中心將聚焦數據招投標、數據期貨、數據認證等十大創新應用,切實提升大數據交易所驅動數據有序流通的綜合實力,促進數據互聯互通,支撐大數據雙創的深化。
2018年5月27日,貴陽大數據交易所與國家信息中心旗下智庫等機構合作成立“數據資產安全應用研究中心”。
其中,數據招投標是以需求為導向,推動數據資源挖掘與數據技術創新,既可在定制化服務中滿足數據需求方的訴求,又可帶動數據服務商的發展;數據期貨是以數據資源或者數據技術為標的,直接把數據價值釋放向未來拓展,從而調動數據擁有方參與的積極性,培育一批專業的數據做市商;數據認證不僅保護數據擁有方合法權益,還將解除數據購買方后顧之憂。
貴陽大數據交易所現已發展2000多家會員,接入225家優質數據源,可交易的數據涵蓋30多個領域;按照最新戰略,將依托大數據交易平臺打造本領域“淘寶網”,在全國新增10個區域服務分中心,聯合垂直行業龍頭企業建設200個單品種數據交易中心,共創開源數據交易生態,所匯聚的數據總量將穩步增長,大數據創新中心發展的舞臺將越發廣闊。
此外,大數據創新中心還將在十大創新應用的推進過程中,完善貴陽大數據交易所數據流通交易機制,引領產業發展。現如今,大數據交易所已成為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首批重點企業、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貴州大數據)參建單位,免備案主機,參與了國家大數據政策、標準等的制定,及國家科研項目,已經并將繼續為中國大數據交易制度的確立貢獻“貴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