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底,貴州數字經濟增加值占全省GDP的26.9%,增速達24.6%。
全省數字經濟增速連續四年全國第一,數字經濟吸納就業增速連續兩年全國第一。
據《中國大數據發展指數報告(2018年)》顯示,貴州多項指數位居全國前列,其中,大數據發展指數排名全國第7、數據資源開放共享指數排名全國第2、大數據發展環境指數排名全國第3、大數據應用指數全國第8。
近年來,貴州把發展大數據作為突破口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堅定不移把大數據戰略行動向縱深推進,成為中國首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數博會”成為國家級、國際性盛會。
從無中生有到枝繁葉茂,大數據已成為世界認識貴州的“新名片”。
先行先試搶占先機
勇闖數據“藍海”,讓貴州站到世界產業革命舞臺的起跑線上。
2013年,中關村貴陽科技園落戶貴陽,免備案主機,三大電信運營商數據中心項目相繼在貴安新區開工建設,拉開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序幕。2014年2月,貴州省政府印發加快大數據產業發展應用的政策意見和規劃綱要,5月,貴州省大數據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成立;2015年4月,全國首家大數據交易所在貴陽成立,為大數據交易提供一個公平、可靠、誠信的數據交易環境……
“我聽懂了,貴州發展大數據確實有道理。”2015年6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調研時,對貴州以發展大數據作為突破口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探索給予肯定。
2015年8月,國務院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明確支持貴州等建設大數據綜合試驗區。“雖然貴州在中國西部,虛擬主機,暫時還是欠發達的省份,但這里生長著‘智慧樹’。希望你們長成‘智慧樹’的主干,使其枝繁葉茂、生機勃勃。”2016年5月,李克強總理出席數博會時說。
作為國家首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貴州要為國家大數據戰略實施探尋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將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與大數據戰略行動統籌推進,開展數據開放共享、數據中心整合利用、大數據創新應用、大數據產業集聚發展等七項系統性試驗,貴州探索出一條大數據發展新路徑。
發展至今,獲批建設第一個大數據產業發展集聚區、第一個大數據產業技術創新試驗區、第一個大數據及網絡安全示范試點城市、第一個大數據交易所、第一個大數據國家工程實驗室……貴州在大數據行業的先行先試已經取得了多個全國第一。
實現數據價值最大化
2018年底,貴州數字經濟增加值占全省GDP的26.9%,增速達24.6%。大數據在經濟社會轉型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現,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但數據孤島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大數據縱深發展。如何破解這一難題?貴州的做法,就是通過“聚通用”,讓數據在聚集、重構和交換中實現價值最大化。
貴州省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原“云上貴州”數據共享平臺)是政府數據共享的先行者。這個系統平臺,更像是一個數據廣場,9728個政府應用系統、12132個數據元目錄在此匯聚。健康衛生、社會保障、食品安全、信用體系、生態環保、社區治理等主題數據庫全面共享,形成了“上聯國家、下通市州、橫接廳局”的共享交換體系,多項大數據創新應用走在全國前列。
為進一步深化政務數據“聚通用”,貴州省正全力推動政務數據“一云一網一平臺”運用,圍繞解決企業群眾“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等問題,以消除“信息孤島”“數據煙囪”為重點,加快提升社會治理、民生服務、鄉村振興和產業發展水平。
“建設‘一云一網一平臺’具有戰略性、前瞻性和創新性,著眼于面向服務民生、產業培育、政府治理的大數據發展體系,是對國家要求的具體實踐和創新型探索,也是一次自我的數據治理革命。”中國科學院院士梅宏認為,貴州在數據治理體系建設方面積極探索、先行先試,一定能貢獻出對國家有用的先進經驗,形成可推廣、可復制的“貴州模式”。
“我們目睹了貴州大數據從無到有、從有到逐漸形成集群的過程。”滿幫集團CEO張暉表示,伴隨著貴州大數據的發展,滿幫集團如今已經成長為一家擁有世界級技術的貨運物流平臺企業。
據貴州省大數據局副局長景亞萍介紹,近年來貴州圍繞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深入實施“數字經濟”攻堅戰,全省數字經濟增速連續四年全國第一,數字經濟吸納就業增速連續兩年全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