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城市在熟睡的時候,高速上的大貨司機有地兒睡覺嗎?
“長途開車到了睡覺的點兒,我也想休息, 但夜間服務區車停滿了,錯過了這個服務區,還要開一兩個小時才能到下一個。”駕駛著魯M牌照半掛大貨車行駛在浙江境內的張師傅這樣說。
服務區與服務區之間距離遠(從杭寧高速青山服務區到杭新景高速桐廬服務區距離長達130公里),加之部分服務區夜間停車能力不足,很多駕駛員長途駕駛“想停無處停”,無奈只能硬撐著繼續行駛,給交通管理埋下了安全隱患。
7月8日凌晨1點鐘,一位半掛大貨車司機剛剛從杭州繞城高速轉入杭新景高速主線,車載定位系統突然響起一陣語音預警。
「 杭州高速交警提醒,為了您的安全,困了累了請到前方富陽出口防疲勞停車區休息,有服務、保安全、零收費?」系統傳來了語音播報。
這是杭州高速交警針對這一難題,在夏季疲勞駕駛造成的事故峰值來臨之前,合作中交興路車聯網大數據平臺,推出了全國首創利用車聯網大數據預防疲勞駕駛的新舉措。
實時分析貨車行駛時長、速度、路徑等多維度駕駛行為,當系統監測到符合系統閾值的貨車即將到達“防疲勞停車區”時,平臺會自動下發語音提醒,指引駕駛員駛入“防疲勞停車區”安心休息,以期有效減少因疲勞駕駛引起的交通事故,而這套智能防疲勞駕駛干預系統的研發單位正是中交興路。
智能防疲勞駕駛干預系統針對交管業務從數據采集-數據存儲-數據計算-數據應用構建了完整的大數據服務閉環。
通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實時獲取車輛行駛數據,在云端進行實時數據分析,判斷貨車行駛的時長、道路、狀態等信息,智能監測貨車駕駛行為,對長時間駕駛車輛進行標簽化重點監控,當標簽貨車駛入“防疲勞停車區”的預判電子圍欄,系統將實時觸發下發防疲勞預警語音播報信息,引導貨車停車信息,主動干預疲勞駕駛等危險駕駛行為。從而實現點對點精準提醒干預引導,有效破解了高速公路貨車夜間疲勞駕駛“頑疾”。
中交興路貨運大數據平臺目前已接入超600萬輛重載貨車,虛擬主機,覆蓋范圍達95%,平臺每天處理貨車行駛數據達80億條。
據數據統計,我國機動車保有量中貨運車輛雖只占12.28%,但由于貨車責任造成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達48.23%。其中,疲勞駕駛、低速行駛、違法停車一直是公路交通事故的重大誘因,夜間18點至次日6點,是亡人事故的高發時間段,占亡人事故總量60%左右,其中發生在后半夜(22點至次日5點)的尤為集中,占亡人事故總量的40%以上,而亡人事故中涉及疲勞駕駛的占總量60%以上。
浙江高速交警杭州支隊通過中交興路車聯網大數據平臺的實時數據可以清楚的掌握哪些路段是事故易發路段以及疲勞駕駛行為高發路段,在這些路段附近的10個收費站外廣場設置“防疲勞停車區”,作為高速服務區夜間服務能力不足的補充,供駕駛員在夜間22點至次日6點停車休息。
分別選取杭徽高速老余杭、臨安、杭金衢高速臨浦、蕭山東、杭新景高速富陽、龍門古鎮、乾潭、場口、千島湖方向袁富以及杭長高速安吉等10個收費站外廣場做為“防疲勞停車區”。
中交興路不僅與杭州高速聯合打造“智能防疲勞駕駛干預系統”,也在全國范圍的高速公路(除港澳臺)上設置電子圍欄,為平臺上的車輛分別對事故易發路段、急轉彎、連續下坡、路口等危險因素進行預警。目前,平臺上車輛通過接收觸發電子圍欄所下發的預警,大大提升了貨運車輛的駕駛安全保障。
數據賦能場景,是科技企業該有的溫度
中交興路一直致力于做有溫度的科技企業,希望將大數據滲透到物流行業的各個場景中,發揮普惠價值,不僅通過領先的技術、創新的產品助力公路貨運行業實現降本增效,更全面實行“數據+行業”的商業化發展戰略,為物流、金融、保險等領域的合作伙伴提供數據服務。
目前,中交興路已成為中國公路貨運行業最大的數據服務商和物流場景風控系統提供商,擁有商用車聯網大數據平臺和全量的公路干線運輸車輛動靜態數據。這些都離不開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先進的地理圍欄技術,不斷滿足公路貨運場景的需求,以及奔波于每一條高速公路上的路測員,不間斷的記錄公路上各個節點的實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