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政務是指利用云計算、物聯網、互聯網等先進技術,通過檢測、分析、整合、智能響應,綜合各職能部門,對現有各種資源進行信息高度整合,提高政府的業務辦理和管理效率,同時加強監管,強化政務透明度,提供更好的服務、綠色的環境、和諧的社會,保證小鎮可持續發展,為企業及公眾建立一個良好的工作、生活和休閑環境。
智慧應用
智慧政務的成效在于應用,要以“互聯網”的思維充分有效利用政務大數據提高應用成效。 基于互聯網,圍繞政府管理、社會保障、公共安全、社會信用、市場監管、食品藥品安全、醫療衛生、國民教育、勞動就業、養老服務、公共交通等應用服務,建設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實現政府各部門的審批、核準、備案、證明等行政權力網上運行,企業和個人的在線申請、政府在線辦理,全面實現網上政務公開和互動交流。
以移動客戶端的支付寶、微信、APP等為接入口,搭建移動端的網上行政服務大廳,為市民提供信息查詢、在線預約、在線辦理等公共服務;為政府實現移動辦公、輿情管理、在線審批、信息公開、應急預警、交通管理等。 依托統一的智慧政務平臺,不斷創新各類便民事項的“互聯網政務”應用。
社會治理領域
構建智慧政務輔助決策支持平臺。建設智能分析模型、大數據分析系統,為政府決策提供經濟運行分析、社會發展的實際狀況和發展趨勢分析等服務,不斷提升政務數據保障和輔助決策能力。
構建應對突發事件的決策指揮體系。 完善日常監測與風險識別、信息收集與災情統計、趨勢分析與綜合研判、指揮調度與輔助決策、場景模擬與總結評估等功能,形成城鄉一體的自然災害、事故災害、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等應急管理體系,提升全市公共安全管理和應急處理能力。覆蓋公安、交警、城管、民政、衛生、教育、交通、工商、市場監管、安監、環保、消防等各個領域,實現各級政府、重要領域應急指揮系統的協同聯動,形成一體化的協同指揮輔助決策體系。
交通服務領域
建設智慧交通管理平臺,整合包括城市公共交通、城際客運、鐵路客運、民航客運、水路客運、旅游客運、城市道路狀況、公路運行狀況、車輛維修等與公眾出行和交通管理相關的信息資源。
搭建涵蓋公安、交通、公交、地鐵、住建各個部門和公司的包括電子警察、公交車調度、出租車管理、車輛管理系統、車位管理系統、大數據分析等模塊的智慧交通管理系統。
建立道路交通物聯網、軌道交通物聯網、公交車聯網、出租車聯網、貨運車聯網、市政車聯網、小型車聯網和車位網;實現交通流量、平均車速、交通違章、信號燈、高速收費、車輛位置、載客量、停車位等多個層面數據的實時獲取。
建設基于海量歷史數據大數據綜合分析模型,推動大交通領域的規劃、建設、管理、服務的決策進程,提升決策服務水平。
建立大交通服務體系需要依托政務大數據,利用、更新、補充完善交通領域的基礎數據和運行數據,梳理并融合交通、交警、城管、規劃、住建等職能部門業務信息,形成包括基礎設施、運載工具和參與對象三位一體的基礎信息體系。
城市管理領域
建設智慧城市管理平臺,圍繞“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務派遣、任務處理、任務反饋、核查結案、綜合評價”等城市管理的核心業務,建成包含“智能監控、業務管理、應急管理、決策支持、公共服務”等智慧應用的城市管理體系。
完善智慧應急平臺,全面部署安全感知和監控設備,實現智能安全感知及監控系統的全覆蓋,在全市統一的應急指揮信息平臺下,實現各級政府、重要領域應急指揮系統的協同聯動。 通過信息化手段從預防和準備、監測與預警、應急處置與救援、事后恢復與重建四個方面提升智慧應急能力。
城市管理領域應用需在現有政務大數據基礎上,形成包括“地上”、“地下”各類城市設施部件、城市基礎地理信息、城市建設規劃信息、相關部門前置審批等在內的完善的行業專題庫。實現以政務信息為基礎,以民生服務為內容,在門戶網站、微信、微博、熱線、APP等提供多種形式的公眾服務。
社會保障領域
建設社會保障民生服務大平臺,基于政務平臺信息融合,整合各類保障服務的申請、查詢、監管、互動等內容,實現政府、服務對象、服務實體的三方對接。通過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技術在社會保障領域的應用。使市民在就業、社會保險、住房、養老、司法等享受到公平、便利、完善的民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