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全國首部地方性法規《貴陽市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條例》
各行業大數據應用不斷深化 2018年中國大數據市場產值有望突破6000億
所以,從這些方面還可以大幅度地降低醫療成本,這就是智能醫療最大的好處。這些醫生不止可以24小時在線,還可以365天在線。
據不同的媒體研究報告,未來在大數據醫療行業至少會產生10萬億美元以上的巨大市場,運用數據分析來加快關鍵決策制定和進行預測性分析能夠及時的預防與預測突發疾病,為未來的醫療帶來巨大變革。
基于大數據醫療的變革,每個城市都需要采取一定的行動,積極打造醫療大數據智能系統。
其次是做強一個生命健康高科技園區。中國現在正面臨著一個經濟轉型的巨大歷史機遇期,創新醫療綜合體平臺應當跟當地最大的醫院聯合,各地區醫院提出訴求,例如需要治療糖尿病,那么由該平臺提供病例的一套智能數據,用來幫助醫生更好地為患者治療。一切以應用為導向,沒有臨床創新中心就一定不會有原始創新中心,并且原始創新需要臨床創新中心給它提供問題。這樣一個醫療服務中心匯聚了全球各地經驗豐富的醫師,也有最先進的研發創新技術,自然會為當地的患者帶來福音,反過來醫療服務中心在治療患者的過程中又積累了更多的數據,從而推動了醫療大數據的發展。
醫療大數據智能系統可以把全球最先進的這些理念和臨床實踐復制到每一個縣、鄉的衛生室,最大限度實現了醫療的同質化,從一定程度上減少過度醫療。
大數據是建設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的支撐,云主機,通過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技術,醫療服務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合作已經開始了基因測序、疾病預防、精準醫療等創新服務模式。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于9月13日正式印發了《關于印發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標準、安全和服務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政策的助推,將讓醫療大數據在便民惠民、深化醫改、經濟發展方面發揮越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各地醫療機構如何變革
我國存在人口基數巨大、醫療資源浪費嚴重、醫療資源緊缺和配置不合理、醫療支出增長過快、商保發展乏力等問題,醫療大數據的可應用場景豐富且能深度挖掘,因此我國健康醫療大數據市場的增長潛力更大。
上海寶騰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樓敬偉博士表示寶騰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華為合作打造了醫學模式創新載體,并對醫療大數據如何更快更好落地提出了新的看法。
如今,數字化已經成為整個時代的潮流,在醫學領域已經逐步地把所有的醫療過程中的檢查結果、影像資料以及腸道里的微生態全部數字化,把多個組學的數據融合在一起。希望可以把一個疾病的分析、診斷以及它的治療做到極致,針對個體去進行定制。
通過這一套系統可以提高精準度,避免沒有必要的醫療浪費。樓敬偉以靶項治療為例表示,一個療程一個月大概需要2萬元,沒有精準醫療系統之前,醫生先讓患者治療2個月,要花費5萬元,再根據治療結果決定下一步治療方案。有效的方式繼續用,沒效的就停掉。醫生只能通過嘗試來找到有效方案,這樣的靶向治療只有30%是有效的。但是現在大概花1000元做一個靶項測定,醫生就可以非常清晰地知道某項治療對某個病人是否有效,可以避免大量醫療資源浪費。
首先是打造創新醫療綜合體平臺。“看病難,看病貴”是當前社會最關注的的民生問題之一,從事醫療行業幾十年的樓敬偉博士對此有不同的觀點。他表示,并不是每一個醫療機構都看病難,而是由于我國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勻,導致大部分患者寧愿扎推在一二線城市的私人醫院,也不愿去縣區級最好的醫療機構就診。由此可見,當前社會缺的不是醫療,而是均衡的高質量的醫療,通過大數據智能醫療平臺的支撐打造一個創新的醫療綜合體,把每個城市打造成區域醫療服務中心,讓患者不管身處幾線城市都可以享受平等的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醫療行業面臨巨大變革
相關閱讀:
通過這一套系統還可以預測疾病,樓敬偉博士指出這也是醫療行業未來的發展發向。該系統通過對病人的研究,把疾病都研究分析清楚之后,在人們年輕的時候進行疾病大數據比對,云主機,就可以得知今后可能得什么疾病,從而進行提前干預。例如有人經過數據比對得知以后可能得高血壓、糖尿病等,如果按照個人習慣肆意妄為,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可能40歲就顯現出這個病癥,但是通過提前對該患者的行為模式進行規范培訓,就可以讓患者到70歲、80歲再出現這個疾病,甚至徹底阻止疾病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