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投身大數據浪潮
會上,天津南大通用數據技術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趙偉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即以往大數據對社會各界來說是錦上添花的“營養品”,而現在則已經成為必須的“糧食”。“直觀一點可以把大數據看作面粉,美國站群服務器 亞洲服務器,只有通過再加工、再制作,變成面條、饅頭或者面包,面粉的價值才能體現出來。”
南通市是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和“寬帶中國”示范城市。近年來,更是積極投身大數據浪潮,在數字經濟發展、智慧城市建設等方面做出有益探索,也取得積極成效。
“鉆石礦”需要去開采
南通大數據產業園分為東西兩個片區,西片區已建成醫療健康大數據基地、金融大數據基地、工業大數據基地和數據大廈等各類載體30多萬平方米;東區規劃面積700多畝,已經在結合南通大數據產業發展方向編制專業的產業發展規劃,其中159畝的建設規劃已編制完成,即將實施。
“如果公共數據資源能開放給社會和企業,企業的產品創新、思維創新和技術創新,都可以起到極大地推進作用和支撐。”吳愛國舉例說,如果醫療病例的電子數據能夠向企業開放,企業將利用政府部門的電子病例數據,通過移動設備,看到病人的既往病史、檢查數據和用藥數據等,VPS租用 國內服務器,免去百姓病歷、醫療單據遺失、遺忘等帶來的不便。
對南通相當了解的傅伯巖指出,南通各級政府領導有遠見卓識,對自身定位、未來產業發展趨勢有清醒認識,而且將發展大數據產業的發展趨勢和南通自身發展情況進行很好地結合。同時,南通地區經濟指標、產業基礎都非常好,能夠支撐起大數據產業中數據中心和數據應用的發展。“這是南通的優勢所在。”
“大數據的資源價值、資產價值都比較高,是產業發展的‘鉆石礦’。但與鉆石礦一樣,有價值的大數據有待于我們去開采。”中國大數據應用聯盟理事長傅伯巖觀點鮮明。
南通開發區建有南通國際數據中心產業園和南通大數據產業園兩大專業園區,打造公共配套和公共平臺,構建產業發展生態,集聚大數據企業。南通國際數據中心產業園一期基礎設施建設全部完成,阿里巴巴、亞洲脈絡、錦富旗云、中興通訊、國動、磐界、鈦基等一批國內數據中心知名企業的落戶,協議投資額超350億元,2018年2月獲工信部批準成為國家大型數據中心(實時應用類)示范基地,南通國際數據中心產業園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南通在全省率先成立大數據管理局,推進數據的實時歸集、開放共享和應用開發,建立了人口、法人等五大基礎數據庫。同時,著力強化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打造華東地區重要的互聯網樞紐,并積極推動大數據與實體經濟的融合。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大數據的應用還存在一個難題,即數據孤島林立、融合困難,已經成為政府與企業面前的首要難題。這也是此次大會熱議的話題之一。
大數據產業當前方興未艾,南通如何在蓬勃發展的脈動中,摸清前進的方向,讓大數據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14日在通舉辦的大數據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大會上,專家學者們給出很好建議。
事實上,南通也正在為破除“信息孤島”而努力。在全省率先成立大數據管理局,推進數據的實時歸集、開放共享和應用開發,建立了人口、法人等五大基礎數據庫。這些平臺的建設,有效地打破了“信息孤島”現象。
不過他也表示,大數據應用還剛剛起步,南通要讓包括大數據應用在內的大數據產業鏈整體落地,在大數據上形成高級產品,得到市場的接受和認可,也就是關鍵在應用。“這樣才能讓南通大數據產業得到長足的發展,才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搭平臺破“信息孤島”
此次大會上,又有一批合作平臺將落戶南通。江蘇省工信廳、衛健委、交通廳分別與南通合作共建大數據產業園,并將分別授予南通為“江蘇省工業大數據示范應用區”“江蘇省醫療健康大數據示范應用城市”“江蘇省交通大數據示范應用城市”,授予南通大數據產業園為“江蘇省大數據產業園”“江蘇省醫療健康大數據產業基地”和“江蘇省交通大數據產業基地”。
東華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吳愛國建言,應該建立完善大數據發展協調機制,加快政府數據開放共享,穩步推動公共數據資源開放。同時,統籌規劃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制定公共信息資源保護和開放的制度性文件,逐步完善標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