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路-緯三十街路口,先前因裝有中央隔離護欄,南北通行的車輛要左轉,需到前方路口掉頭,過街行人也無法從此通行。為“減少無效交通、改善路網結構”,同時解決周邊數個大型居民區行人過街的需求,市交警支隊通過西安交警互聯網+路況大數據平臺,對此區域交通大數據進行集中采集和分析,并加以科學運算,擬定了明光路-緯三十街路口改造計劃。
成功避開擁堵路段后,眼看小馬要到公司了,忽然被交警攔下。為什么交警單單攔下自己呢?小馬心里起了疑惑,同時發現行駛證、駕駛證和交強險保單沒帶,還好前些天在西安交警微信公眾號上領取了電子信息卡。交警核查后,認定小馬的安全駕駛電子信息卡和電子保單都正常有效,做出了警告,因小馬的車在上個月就已到審驗期,對其進行了處罰。
統籌推進
2017年4月,張先生駕車沿西二環由北向南行駛中與前方車輛發生追尾。事故責任明確(張先生負全部責任),涉事金額不大,張先生通過西安交警服務號的事故快處快賠功能,僅僅6分鐘,就在網上完成了定責、出具道路安全事故認定書(簡易程序)。39分鐘后,保險公司的理賠款便已支付成功。
開發可視化集成指揮平臺
開展互聯網服務
其實西安交警利用大數據所開展的便民服務工作遠不止這些,除了西安交警微信服務號,還有支付寶城市服務、西安交警的手機APP等等,它們各有側重、相互補充,群眾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自由選擇使用。
大數據作為國家重要的戰略發展,已經被廣泛應用到各個領域。作為數據承載的交通管理領域,大數據的應用對未來的出行有著更深層次的影響。
這一耽擱,比平常來得晚,樓下的車位都停滿了。中午,小馬分別收到一條微信和短信,提示他的車阻擋了別人的車。小馬趕緊開車直接來到附近交警大隊的警務大廳審驗車輛。臨走民警還提示他,香港服務器租用,可以利用“西安交警”的微信服務號機動車六年免檢功能,提交各項資料,并用快遞將行駛證、保單和身份證復印件寄到大隊,在審驗完成后民警會將行駛證和審驗標志通過快遞寄回給他。
惠及民生
依據前期的大數據分析計算,結合此路口特殊的空間狀況,市交警支隊提前制定了一種特殊的信號燈相序轉換模式,拆除護欄,安裝左轉箭頭燈及東西滿屏燈,通過以空間換時間的方式,保障通行秩序,提高起步速度。
4月18日,上海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研究中心主任楊曉光教授及西安交通大學劉躍文教授在現場觀摩了西安交警互聯網+路況大數據平臺后,表示西安交警的互聯網+政務平臺非常震撼,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