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數字信息時代,大數據以其精準的市場洞察預測能力和潛力巨大的商業價值,成為整個社會的戰略資源。IDC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數據存儲量僅為6.2ZB,2018年擴增至32ZB,預計到2025年全球數據存儲量將超過175ZB。其中,除互聯網貢獻的海量線上數據之外,實體經濟貢獻的線下數據體量也在日益龐大。
隨著實體經濟“+互聯網”進程的深入,實體經濟產生的數據類型趨于廣泛,包括企業生產經營、運營管理、產品能耗、供應鏈、客戶管理、銷售運營、服務等數據都將為實體經濟整合、協同產業鏈、催化個性化定制、延伸服務邊界,提供新的增長動力,并最終形成以產業互聯網為核心的藍海市場。
產業互聯網雖是行業熱詞,但實體產業“+互聯網”仍處于信息化建設的初級階段,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大數據技術應用落后、人才匱乏、大規模流水線生產商向規?;ㄖ?a href="http://www.qzkangyuan.com/cnidc/dc/ywgl/20170904/16556.html">服務商的角色轉變緩慢、企業依靠過往經驗治理而非數據決策等。“實體經濟發展大數據,主要應實現兩方面的創新。一是拓展實體經濟的服務邊界,改變過往單一的產品服務;二是通過大數據挖掘市場有價值的信息,促進企業自身產品、服務和業務的創新。”深圳市大數據研究與應用協會副會長、中琛魔方大數據平臺負責人羅應軍認為。作為專業的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中琛魔方目前正積極尋求與實體產業的互動、融合。一方面通過中琛魔方大數據分析平臺,實現對實體產業設計、工藝、生產、管理、服務等各個環節數據的分析處理,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另一方面,借助中琛魔方大數據的采集、傳輸、存儲、篩選、融合、分析等“全鏈式”服務能力,實現對海量數據(603138)的高質量存儲與管理,以及數據建模、分析、可視化等應用,站群服務器,將數據與生產實踐經驗相結合,實現企業管理提效。
“我們的目標是從復雜的實體業數據中挖掘得到有價值的信息,從而促進實體企業的產品創新、服務升級和運營提質,美國服務器租用,為企業創造直接、可量化的價值,創新商業機會。只有這樣企業才會有持續的動力發展大數據。”羅應軍表示。
在實體產業關注的市場營銷方面。中琛魔方利用對網絡大數據爬蟲和第三方數據的分析,挖掘精準的用戶需求和市場趨勢,尋找機會產品,進行生產指導和后期市場營銷分析。與此同時,中琛魔方還在探索大規模個性化定制服務模式,通過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的新價值創造新的商業模式。羅應軍認為,“大規模定制在以前可能面臨成本高昂的弊端,但在大數據降低了信息分析成本和風險后,并且隨著5G、人工智能的驅動,大規模定制是商業的機會所在。”
相關閱讀:
“云”助浙江 浙江省云計算生態地圖V2.0版正式發布
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國IDC圈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