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大數據,貴州每天都在改變。從2013年的“無中生有”,到近兩年的蓬勃發展,云服務器,大數據為貴州的實體經濟發展、鄉村振興、服務民生、社會治理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智慧基因”,推動了經濟高質量發展,也為社會帶來了更多公平共享的發展機遇。
未來的建筑會“說話”
提到建筑行業,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多半是“漫天飛揚的塵土”、“雜亂堆放的原材料”這樣的畫面,傳統的建筑材料在生產、運輸、使用的整個產業鏈條中,存在效率低下,質量不穩定等“痛點”。
如何改造這個傳統產業?在貴州,大數據賦予了這個行業“智”的提升。
貴州興達興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混凝土生產企業,通過在生產、運輸環節安裝大量傳感器,興達興自主研發的高性能混凝土大數據平臺——“砼智造”,可以自動獲取原材料、生產、運輸、施工等生產活動中不斷變化的信息,在云端生成智能工藝數據包并撥接生產線。
目前,興達興已經與貴州省內20余家建筑企業達成信息化改造合作,在“砼智造”系統的基礎上正搭建“建材云”,構建匯聚建材行業全產業鏈的生產、銷售、市場、檢測等環節的數據倉庫。我們身邊的建筑用了什么材料?什么規格?誰生產的?未來,消費者也許只需用手機就可以溯源。
警情網格化“派單”
許多市民發現,免備案主機,110出警越來越快了。從2016年8月1日起,貴陽市創新采用“網格接處警”模式,極大地縮短了110民警接處警的時間。
這里是貴陽市公安局塊數據指揮中心。目前,貴陽公安已實現了電話報警、短信報警、微信報警、人臉識別預警等9種報警方式,其中微信報警在接警端實現了秒級響應。收到警情后,指揮中心會以“派單”的形式把出警任務直接派給分布在各個網格內的網格警,針對重點區域,民警最快可以在1分鐘之內到達。
一輛警用巡邏車,一名民警加兩名輔警,是一個網格巡邏小隊的標配力量,這個小隊裝備齊全,可以應付情況不同的警情。網格警察們通過隨身攜帶的警用單兵移動終端,可以隨時接收包含報案人聯系方式、地理位置、報案內容等重要信息的“警單”。
同時,依托公安信息網絡及警情研判系統、指揮系統、衛星定位系統、視頻監控系統,貴陽警方建立了一體化調度,扁平化指揮的調度系統,公安機關的核心戰斗力大幅提升。2018年,貴陽市刑事發案同比下降2%,人民群眾安全感高達98.9%,創歷史新高。
農村版“滴滴打車”
在實現縣縣通高速后,貴州今年即將實現30戶以上村民組組組通硬化路的目標。但如果沒有網絡化、高效率的農村交通服務,就可能造成農村“路通了”卻依舊“不好走”。
近幾年大規模撤點并校后,貴州很多農村學生到縣城接受更好的教育,但周末回家返校時,由于客車站缺乏學生出行需求信息,不能提前調度運力,不少學生面臨乘車難的問題。
2016年12月,一款名為“通村村”的農村出行服務平臺在貴州雷山縣應運而生。如今,每到周四,雷山縣思源實驗學校八(1)班班主任文世平都會在“通村村”APP上下“訂單”,為學生預定返家的班車。
通過這樣的學生定制班車服務,可以保證學生不出校門,在校園里就能坐上安全車輛回到家,返家時間平均縮短近一個小時。學生上車后,平臺還為家長同步提供貼心的車輛信息推送服務,讓家長在手機上就可以實時了解孩子們的行程位置。
農村群眾通過“通村村”APP、熱線電話和村服務站點,可實時查詢城市公交和農村客運班車線路、實時位置及到站時間,也可以預約包車服務,實現按需發車、預約出行。
【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國IDC圈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延伸閱讀:
大數據時代如何做好隱私保護?專家們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