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2019數博會第二屆線下數據商業生態高峰論壇在貴陽國際生態會議中心成功舉辦,由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組委會主辦,眾盟數據承辦,論壇上嘉賓們分享了線下數據的創新成果,探討了線下數據賦能實體經濟的新商業之道,共同助力企業實現智能商業轉型升級,讓更多企業搭上智能商業的時代列車。
論壇上尚德機構副總裁蘇萬松:分享了“大數據賦能產業互聯網”的主題演講,核心觀點如下:
2、傳統企業通過新技術的應用和組織變革,整合一切內外部資源和能力來重塑企業核心競爭力,構建企業的生態體系,完成自身產業互聯網的轉型升級;
大家好!
非常開心能夠來參加“第二屆線下數據商業生態高峰論壇”。
自我介紹,我叫蘇萬松,是一名互聯網老兵,曾經在阿里、騰訊、搜狗從事過研發管理工作。是阿里媽媽創始團隊成員,也曾經帶領騰訊的技術團隊完成了自研廣告搜索引擎對谷歌廣告搜索引擎的替換。2016年加入尚德機構,擔任副總裁,負責技術團隊的管理。在傳統企業轉型互聯網方面有比較有心得,和大家一起分享。
尚德機構成立于2003年,之前做線下教育工作。2014年開始,全面轉型線上,實現業績突飛猛進的增長,成為行業獨角獸,2018年成功登陸紐交所。尚德在產研和教學教研上投入巨大,幾年積累下來,碩果頗豐。
IDG資本董事總經理張海濤先生剛剛說到產業互聯網的三個階段:線上化、數字化、智能化。他是在資本層面講,我在實踐層面呼應一下,我們怎么做到線上化、數字化并最終實現智能化的。
對于消費互聯網來說,它更多的特點是高頻次、低價值,產業價值鏈條比較短,更多是講爆發、體驗和唯快不破。而對于產業互聯網來說,它是低頻度高價值,決策難度大,人力比較密集。
對于產業互聯網,產業是基礎,產業的互聯網是技術方法,價值實現才是根本。而產業互聯網的大前提是對數據的獲取、收集、挖掘、使用。接下來,我們從企業實踐的角度分別從三個方面講解一下產業互聯網的三個階段:線上化、數字化、智能化。
第一階段線上化。在線教育行業是典型的產業互聯網行業,它價值鏈條非常長。無論是前端的銷售系統還是后端的客戶服務系統都很重。從廣告的投放到在線咨詢、到咨詢師的電話咨詢,以及用戶支付之后進行的排課、客戶的上課、課后輔導,整個價值鏈條非常的長。產業互聯網轉型初期,和很多傳統企業一樣,尚德也只有簡單的幾個系統。2016年我到尚德只有兩個主要系統:銷售系統和教研系統。我們用一年時間,把所有線下邏輯搬到線上。完成了幾十個服務的搭建,形成了真正的線上化。在完成在線上化的同時,我們也同時搭建了很多的基礎組件。比如自己的IM,會比行業的通用的教育IM提升10%以上,對比平臺類IM提升的更多。我們還自研了直播系統。第三方做平臺化直播,沒辦法對教育進行深耕,真正對教育用戶做定制化開發,我們自建直播系統之后,能夠給用戶更沉浸式的、更符合教育規律的教學服務體驗。
第二階段數字化。首先,我們搭建了自己的數據中心。對于傳統的消費互聯網來說,只要有一套分布式框架,把數據處理完,搭建自己的集群,這完全可以了。但對于產業互聯網來說,這遠遠不夠。尤其是很多時候要去摸著石頭過河,大量的需求就會涌現出來。對于消費互聯網,那是集團軍作戰,大家奔著目標往前沖,數據需求的目標是確定的;而對于產業互聯網來說,可能是派出幾十支、上百支小分隊,大家分別探索、嘗試怎么樣才能完成互聯網的轉型,哪條路徑是正確的。這樣,每個小分隊都有自己數據產生的不同路徑和數據獲取挖掘的訴求,造成了日益增長的數據需求和數據產能的矛盾。這時候,我們通過自研把數據中心從1.0升級到了2.0,這套是完全自研的針對于產業互聯網的,更針對于在線教育行業的數據計算平臺。數據中心2.0負責打通底層的數據邏輯,每一個小分隊自己對自己的數據需求進行理解并用描述性程序語言解釋給數據中心,不需數據中心團隊二次開發,就能得到想要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