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已過去大半,數據爭奪戰上演了一出又一出。先有菜鳥和順豐,后有亞馬遜和沃爾瑪,這不,華為和騰訊也因為數據問題開火了。
據《華爾街日報》消息,中國一家領先的手機制造商華為與一家互聯網巨頭騰訊在用戶數據問題上發生了分歧,雙方各執一詞,互不讓步,這事兒還鬧到了工信部。
去年12月,華為推出了榮耀Magic智能手機,這款手機搭載了Magic Live系統,使用了人工智能技術,在每一次感知、分析理解之后,會對使用者越來越了解,例如使手機能夠基于用戶的短訊內容推薦餐廳。
為了完善人工智能的功能,莫斯科服務器 新加坡vps,華為正在通過其榮耀Magic智能手機收集用戶的活動信息,其中收集的信息包括微信用戶的聊天內容。
騰訊認為,華為此舉奪取了騰訊的數據,并且侵犯了微信用戶的隱私。
華為方面給出的回答是,微信用戶的數據所有權歸用戶,不屬于微信或者榮耀Magic,華為公司在榮耀Magic設備上處理用戶數據之前經過了用戶的授權,國外域名 免費域名,所以不存在侵犯用戶隱私一說。
據了解,騰訊方面已經把此事反饋給工信部,希望工信部能夠出面。
華為方面透露,榮耀Magic已通過工信部的測試,該款智能手機沒有違反隱私監管規定,華為希望此事能得到圓滿解決。
其實,人工智能誕生至今已有60年了。1956年,麥卡賽、明斯基、羅切斯特和申農等人對用機器模擬智能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人工智能這一術語。經歷了長足的發展,與人工智能相關的算法、運算能力等都在不斷完善,但數據量小、流通不暢等因素深刻制約著人工智能的發展。
在過去的幾年里,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使得數據量急劇增長,結構化、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為人工智能加快了“學習”、“進化”的步伐。在微信端,用戶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為華為分析用戶的需求提供了有力的參考。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IDC發布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報告顯示,二季度全球共出貨3.416億臺智能手機,華為位居第三,出貨量達3850萬臺。
相較上一季度有所增長,但隨著市場上各個品牌手機的外觀和功能越來越相似,把人工智能作為主打不失為一個良策。此番,華為對用戶數據如此堅持,表明了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決心。
關注中國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或微信號:821496803 我們將定期推送IDC產業最新資訊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支持
高興
震驚
憤怒
無聊
無奈
謊言
槍稿
不解
標題黨
2017-08-04 14:00:01
近日,華為和騰訊在用戶數據問題上陷入分歧。華為正在通過其榮耀Magic智能手機收集用戶活動信息,以打造其人工智能功能,例如使手機能夠基于用戶的短信內容推薦餐廳。其收 <詳情>
2017-08-04 10:10:56
互聯網 孫正義的最新PPT:軟銀投資目標不在大企業
孫正義的PPT在業內引起很大反響,其對于“人類將與機器人共生”的觀點更是引發熱議。 <詳情>
2017-08-04 10:08:41
大數據資訊 人工智能時代已經起航 三大問題仍亟待解決
人工智能時代已經起航,“加速前進”的人工智能會否是新一輪產業革命的推動力?其標準又是什么?在這次技術變革中,中國是否可能實現彎道超車?這些,都是人工智能浪潮留給 <詳情>
2017-08-04 10: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