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在工業和信息化部信軟司指導下發布了《中國大數據產業發展水平評估報告(2017年)》(以下簡稱《評估報告》)。作為《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頒布后的第一個年度大數據產業評估報告,為我國大數據產業健康發展和相關產業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
目前,在主管部門和各地方省市的積極推動下,我國大數據產業發展已經取得了積極進展,大數據基礎環境不斷優化、數據資源大量積累、大數據企業快速發展、行業應用不斷深化,同時也要看到,目前大數據產業邊界尚不清晰、相關統計體系還未建立,需要對大數據產業發展階段和情況進行全面科學的判斷評估。在此背景下,《評估報告》重點聚焦區域、行業、企業三個層面,通過制定指標體系測算發展指數,剖析發展水平、層次和特點,分析存在的不足和問題,為政府制定相關政策措施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價值。
《評估報告》在區域、行業、企業三個方向分別建立了大數據產業評估標準。區域大數據發展評估指標主要圍繞我國31個省、市、自治區對區域大數據產業發展水平進行評估,由3個一級指標和10個二級指標構成;行業大數據發展評估指標主要圍繞工業、金融、教育等10個行業對行業大數據發展水平進行評估,由4個一級指標和10個二級指標構成;企業大數據發展評估指標用于評估開展大數據業務的大數據企業發展水平,由基礎畫像、研發創新和市場拓展3個一級指標和8個二級指標構成。
重點行業大數據發展水平差異化明顯,金融、政務引領行業大數據快速發展
2016年,我國10個重點行業大數據發展水平差異化明顯,由于行業特點、生產特征、發展需求各有不同,行業大數據發展形成了鮮明的行業特征。各行業大數據發展水平由高至低依次為:金融、政務、交通、電信、商貿、醫療、教育、旅游、工業、農業,行業大數據發展正在由消費端向生產端逐漸滲透。
大數據企業整體呈現“金字塔”狀的實力分布
2016年,我國大數據企業整體呈現“金字塔”狀的實力分布,企業基礎畫像指數呈現較為明顯的斜率變化趨勢,可以分為領軍企業、中堅企業、長尾企業。企業技術研發指數呈現“龍頭領先、中小微主體”總體趨勢。企業市場拓展指數呈現出“主體平穩、少量突出”的分布格局。骨干企業發展仍呈現集聚態勢,產業環節企業中數據分析環節企業發展指數水平相對突出,必將涌現出更多的獨角獸企業。
特色細分領域大數據企業主要分為三個發展區間,從事數據中心業務和基因測序的龍頭企業處于第一陣營,從事工控安全、數據庫、區塊鏈、機器學習、車聯網等10類細分領域大數據相關業務的龍頭企業處于第二陣營,以虛擬現實、開源技術和計算機視覺為代表的第三陣營。
我國大數據產業發展將迎來“黃金期”,產業聚集將進一步特色化發展
2016年,大數據產業發展情況的基礎上,香港云服務器 美國云主機,《評估報告》指出我國大數據產業發展將迎來“黃金期”,產業聚集將進一步特色化發展,技術融合創新將更加深入,華沙機房主機 荷蘭主機,工業大數據對智能制造的賦能效應將進一步釋放,政務大數據將成為提高政府服務效能的有力支撐,以及大數據安全和數據跨境流動將成為國家和社會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