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案件頻發,據不完全統計,僅2016年在黑市上被泄露的個人信息就高達65億條次,相當于我們每個人的個人信息平均至少被泄露過5次,竊取公民個人信息所衍生出來的黑灰色產業鏈年獲利已經超過百億元。不久前,大連警方就破獲了一起利用網絡黑客手段,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獲取并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的特大案件,在被抓獲的13名犯罪嫌疑人中,有6名都是非法獲取公民信息的網絡黑客。
在大連市看守所,剛剛20歲出頭的劉高峰向警方的供述,他從事這一行已經有兩年多的時間了。
上線來自廣東 賣信息年入千萬
劉高峰的上線來自廣東,線下他們彼此并不相識。2017年年初,大連警方根據網上的重要線索,發現一名大連籍犯罪嫌疑人能夠獲取到幾乎是實時的大連市公民個人居住信息,而這些信息的提供者正是來自廣東的朱永康。
大連市公安局網安支隊案件偵查大隊中隊長 胡陽:朱永康這個人的微信好友、QQ好友一共有3000多個,他的QQ加入了一些黑客群、數據買賣群、還有銀行資料群,這一類的群能達到30多個,同時我們對這個人涉案的銀行卡進行調取,發現在去年一年當中,他的進賬有1000多萬。
在隨后的偵查中,警方很快發現,朱永康的進賬源頭涉及全國多個省市的20多家裝飾裝修公司及200多個個人賬戶。盡管朱永康的名下也注冊有一家小型的裝飾公司,但這家公司在近兩年的經營中,基本沒有涉及過裝修業務的交易往來。
大連市公安局甘井子分局網安大隊副大隊長 吉東:每天都在進賬,都有全國各地的裝飾行業的或者是房屋買賣行業的,都跟他交易,聯系完了給他打款,打款目的當然就是想要這些公民信息,很多地區都跟他聯系,他就是挨個賣。
追蹤信息源頭 厘清嫌疑人組織架構
鑒于這起案件已經形成了“黑客、中間商和非法使用信息人員一條完整的黑色利益鏈,大連警方迅速成立專案組,采取源頭信息追蹤的方法積極開展偵查工作,并協調銀行、第三方支付平臺等部門配合調取涉案人員的交易流水等數據,在對30多種100多萬條數據進行搜集分析,以及4000余個虛擬身份進行偵查研判后,大連警方終于厘清了13名主要犯罪嫌疑人的組織架構。
大連市公安局網安支隊案件偵查大隊中隊長 胡陽:由他(朱永康)雇傭了下面6個黑客,同時還有幾個合伙人,他要求黑客對一些含有公民個人信息的網站進行攻擊來獲取這批數據,然后他再把這些數據賣給下面使用人。通過到案后我們對這些數據進行篩查,發現這些數據的精準度是特別高的。
根據警方獲取的主要證據來看,犯罪嫌疑人已對全國1500多個含有公民個人信息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展開了攻擊,并已經獲取了全國2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60多個地級市、200多個縣區含有公民個人信息的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信息內容包括公民姓名、手機、身份證號碼和家庭住址等核心信息,不少下游的信息購買者也都與朱永康保持著密切的聯系。
從警方截獲的犯罪嫌疑人與“客戶”之間的交易信息來看,大量被販賣的信息來源主要以上海、武漢、沈陽、濟南、杭州、南寧、福州、青島、大連等一、二線大城市為主,而黑客能夠拿到的數據含金量也被明碼標價。
黑客掌控系統后臺 隨時盜取數據
這些含金量極高的公民信息被盜取和交易,讓朱永康和他的“合伙人”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里謀取了高額暴利,警方通過數據勘驗查明,除了已經到手的大量信息,朱永康還利用黑客掌控了全國100多個縣區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后臺權限,這意味著他們已經拿到了數據庫的鑰匙,可以隨時進入系統盜取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