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一大,就會人浮于事,這些政治動物那就嗅覺很靈敏,那我呈遞給你的信息可能經過加工的,我說的都是你愛聽的,你慢慢地你就不會了解這個公司的真實情況。」林建輝覺得這個世界很有意思,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因為你注意力不會集中在其他任何事情上,再說白一點,任何事情你都提不起興趣。」林建輝發覺面對移動互聯網時的百度,像極了之前面對數碼相機時的柯達。
賭局
7月5日百度開發者大會后,百度市值漲至638.38億美元,與京東拉開70多億美元差距,保住了「BAT」戰隊位置。高舉過頭頂的人工智能大旗,為百度撐起了一塊新的想象空間,而這也恰是挑戰的終端。「科技界的規律就是這樣的,一個技術從發明到技術成熟,就是3到5年,5到8年,這很正常。而一個技術成熟到商業成熟又是需要3到5年,5到8年,甚至長達10年這么一個歷史周期。」林建輝清楚地知道,等待成熟的這段時間是最難熬的,「來自資金的壓力,來自技術的壓力,甚至來自于公眾和員工對他自己信心的問題,這就是最難的事兒。」這位曾在被認為是PC互聯網最輝煌時期,為百度效力超過5年的中高層領導,希望老東家能挺過這一關。
緩增的企業收入與AI領域高投入之間的矛盾已經開始顯現。2013年初百度設立深度學習實驗室,成為布局人工智能的標志,當年百度在研發上的投入就比上年增加了78.2%,升至41.07億。僅兩年時間,百度在研發上的支出已攀升至100億元以上。而百度2016年的凈利潤卻僅為上年的三分之一,116.32億元。
百度從2016年進入營收增長洼地,第三季度時首次出現負增長,前三季度11-13的市盈率也成為歷史最低,2005年到2015年的10年間,百度市盈率在18-954之間。
狀態低迷的百度卻又在此時遭遇了京東,在今年6月下旬的市值角逐中兩次短兵相接。6月23日當天,市值跌收至615億美元的百度僅以6億美元的優勢領先于京東。媒體人雷建平甚至備好了京東超越百度的稿子,只等結果。而此時「BAT」戰隊中的阿里巴巴和騰訊市值都早已突破3000億美元,今年騰訊第一季度凈利潤144.76億元,甚至高于百度2016年的全年凈利潤。
一面是京東的窮追不舍,一面又是被「AT」加速甩開的大段距離,賽道上的百度處境尷尬,看臺上的唱衰之音此起彼伏。
轉型是需要付出巨大代價的,李彥宏早就知道。除去被當做第一次轉型的2001年9月正式對外提供搜索服務外,百度還分別在2013年和2015年經歷過從PC互聯網向移動互聯網和互聯網+的兩次轉型。
「所以付出了什么呢?兩年當中凈利潤從53%降到29%,為了適應這種變化,原來百度單一的業務也變成三個獨立的事業群組,移動還有新興業務還有搜索業務,在布局線下,我一個多月之前也講會為糯米投入兩百億……不僅僅是市場費用、運營費用的增加,在技術上也在不斷加大投入,我們研發的費用增長一直是高于收入增長速度。」李彥宏曾在2015年舉行的首屆「互聯網+零售」紫金峰會發表演講,題目就叫做「轉型的代價」。
而為應對轉型中底層的技術革新,百度付出的代價又何止于此。
從開年到7月初,與百度打了10年交道的媒體人雷建平,在自己的自媒體平臺發表的有關百度的稿子近70篇,除去不停放出的人工智能新動作和市值排位爭奪外,便是百度內部的高層頻繁調整。雷建平發現大公司的業務增長一停滯,內部沖突加劇,伴隨的就是高層動蕩。
李彥宏妻子馬東敏在1月重回百度,任職董事長特別助理,負責投資、人力資源和市場公關。隨后,前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陸奇空降百度,擔任集團總裁和首席運營官(COO),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向李彥宏直接匯報,成了被列入百度未來10年最重要的戰略方向的人工智能的掌舵者,也被李彥宏視為「變革的關鍵一步」。3月,陸奇掛帥由自動駕駛事業部(L4)、智能汽車事業部(L3)和車聯網業務(Car Life etc. )整合成立的智能駕駛事業群組(IDG)總經理。
但接下來兩個月,百度高層平地起旋風。曾帶領人工智能技術團隊的首席科學家吳恩達和擔任無人駕駛事業部總經理的高級副總裁王勁于3月宣布離職,曾任公司副總裁、百度糯米總經理的曾良因違紀被解職。四五月間,負責百度金融風控的同名副總裁王勁、百度外賣副總裁陳錦暉、百度百付寶公司總經理章政華及分管貼吧、百家號等業務的高級副總裁陸復斌紛紛出走。而首席財務官李昕晢和戰略部副總裁金宇則轉任百度資本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