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今天在北京開幕。人工智能被寫入了大會報告中,作為近來最具有代表性和突破性的科技力量之一,人工智能毫無疑問是接下來中國技術發展的重要一環。《南華早報》本月16日報道,在這個由前沿科技創新驅動的時代,國務院7月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或將決定中國的國際地位。本文將介紹當下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優勢和劣勢。
今天,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我們來試著劃一下AI的重點。
習近平此前多次提到,技術是創新的關鍵,“我國經濟發展要突破瓶頸、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根本出路在于創新,關鍵是要靠科技力量。科技進步對中國經濟發展的貢獻率已經上升到56.2%。”
在今天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黨的十九大作報告時,新加坡云主機 香港云主機,習近平提到:“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瞄準國際標準提高水平。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是AI產業的沖鋒號,也是傳統產業升級的風向標。
作為近來最具有代表性和突破性的科技力量之一,人工智能毫無疑問是接下來中國技術發展的重要一環。《南華早報》本月16日報道,在這個由前沿科技創新驅動的時代,國務院7月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或將決定中國的國際地位。
同時,英國金融時報 FinancialTimes 亦撰文指出,中國在尋求全球AI霸主地位,文章列舉了中國在發展AI上的數項優勢和一些不足,結合此前國務院頒發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和媒體分析,我們一起來看看當下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真實情況是怎么樣的?
無可比擬的優勢:人口和數據
《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明確表示了中國稱霸人工智能的壯志雄心:三年內人工智能總體技術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2025年,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實現重大突破,部分技術與應用達到世界領先水平;2030年,AI理論、技術、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0萬億元。
中國有7.3億網民,幾乎是美國的兩倍,而且中國網民更加懂技術。一位美國技術人員說,“中國的移動應用程序比其他國家超前幾年。中國就像一個巨大的實驗室,能夠嘗試各種令人激動的人工智能app。在這里,我們能看到各種各樣的消費者行為,美國在這方面要滯后許多。“
“(中國的AI研究員)不僅僅在數據數量上,在數據質量上也大大超過其競爭對手。”淡馬錫控股公司旗下的一家風投公司合伙人夏志金(音譯)表示,中國人對智能手機的依賴程度高,因此產生了大量的有價值的用戶數據。
憑借海量數據,中國企業已在語音識別、語言翻譯、精準推送廣告、無人車駕駛等領域取得領先地位。科技巨頭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對中國公民買了什么、去哪里、和誰聊天都了如指掌。
此外,FT認為,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正在向人工智能產業源源不斷地投入大量資金和政治資本,以確保企業、政府、軍隊躍升為人工智能技術的全球領先者。
許多地方正在人工智能上投入數以億計的美元。6月份,天津市政府表示計劃提供50億美元的資金來支持人工智能行業,而且還劃出了一片2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來建設“智能產業園”。
與此同時,最大的競爭對手卻在削減科學資金。Trump政府提交的預算案建議削減一部分支持AI研究機構的資源。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今年也未增加費用。
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James Lewis表示,“中國人投入幾十億的資金,而美國只投入幾百萬。中國的支出比美國多1000倍,美國很難獲勝。”
資金來源:中國人工智能生態系統正在生成
有人認為中國在人工智能行業的效率正在提升。百度創始人之一雷鳴表示,“政府投入資金的方式越來越聰明。之前政府只是給研究項目、大的搜索引擎或者學校提供資金。現在更傾向支持給那些更活躍、能真正研發產品和服務的私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