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公布的支付寶賬單再一次告訴我們,在互聯網時代,我們的一切都在被數字化。
你的資產不過是手機銀行里的幾個數字,如果不提現永遠就是那幾個數字。同樣你在各個APP里的積分、流量、等級……都是一堆數字罷了。服務器突然宕機、服務器內黑客入侵、服務商惡意修改等諸多因素讓你看起來很貌似安全的數字資產實則危機四伏。當年攜程的一次重大事故,讓整個公司手忙腳亂,雖然后續有多少數據損壞丟失我們無從考證,但是這樣的惡性事件對于用戶的使用體驗和企業形象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
雖然我們能為這樣的事情找出很多理由,比如IT人員操作失誤、黑客蓄意攻擊、硬件故障……但MERGE認為,仔細思考下來這些問題的本質在于那些中心化的服務器。
現在所有的政府、機構、企業、組織都在用中心化的服務器,將所有的用戶信息置于同一IDC機房內,再輔以兩地三中心、多點容災、實時備份等安全手段試圖最大化用戶信息安全。
但最大的問題在于我們無法了解這些服務器的狀態,也無判斷這些數據是否有被篡改過,所有的數據都被企業掌握,沒有第三方機構對其監督,也沒有第三方機構進行核驗,一旦數據被篡改用戶根本無從知曉。我們只能寄希望以“這么大的公司不能坑我吧。”而硬幣的另一面就是對于小公司的天然不信任,比如你會在銀行買十幾萬的理財產品,美國云服務器 韓國vps云主機,但是你絕對不會相信一些小貸公司的理財產品。2016年各種互聯網金融公司紛紛跑路,新加坡云主機 香港云主機,更讓新興的互聯網金融行業未成熟就要夭折,被妖魔化的互聯網金融甚至一些人吃瓜群眾一聽到這個詞就覺得是騙子,這些都是中心化服務導致的問題,沒人清楚這個理財產品或者公司的資金狀態,是否存在跑路的風險。
這樣第二個問題就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財富和信任在向頭部企業聚集,小公司步履維艱難以生存,最后形成大公司壟斷的局面。壟斷一旦產生對于消費者來說無疑是沒有任何利好的,比如百度發生的莆田系醫院事件、魏則西事件等歸根結底都是百度在搜索引擎內的霸主地位所導致的。
一言蔽之,中心化的服務模式下,機構對于我們的數字擁有絕對權限,完全能力篡改甚至刪除我們的數字。所以在中心化的系統中,我們的權利是難以得到實質性的保障的。
而現在,區塊鏈正以分布式的架構解決中心化架構的弊端。分布式架構顧名思義,沒有一個中心化的服務器,區塊鏈網絡上的每一個節點都在提供服務,即使一個節點或多個節點被黑掉,其他無數個節點都還在工作。同理,當一個節點想為自己的利益篡改信息,這些信息無法與其他節點相匹配也無法影響整個區塊鏈系統的正常運行。當然區塊鏈本身的可靠性不僅僅由分布式來保證,還有其他很多方式比如時間連續性等。
如果將區塊鏈這個高可靠性和信任機制用在交易中會對現在的商業機制帶來重大的改變。還是以一款理財產品為例,如果這款產品以區塊鏈為基礎架構,那么首先是數據的不可篡改性,你的資產一旦上鏈就變得不可篡改了,也就是說你有50000元的等值代幣那就是50000元的等值代幣,除非你自己進行交易或者使用否則沒有人能夠更改,即使是服務提供市也不行。
第二,在區塊鏈上可以通過對過往事件進行查詢,了解這款理財產品的動態,用戶可以看到整體的資金情況,有多少人進場,有多少人退場,清晰透明。但有一點,用戶并不知道具體是誰執行了相應操作,這也就是下面所說的匿名性。
第三匿名性解決隱私難題,在互聯網環境中隱私的保護是及其重要的,這一點在互聯網野蠻生長的中國幾乎被忽視,信用卡賬號密碼大批量泄露、各種電信詐騙層出不窮都是由于隱私的泄露造成的。騙子知道你在網上的一切信息,一個完美的騙局就可能讓你一不留神落入圈套。
比特幣的之所以收到追捧的一大原因就是由區塊鏈技術帶來的匿名性,除了上文提到的一點之外,比特幣通過公鑰和私鑰來的機制讓用戶無需泄露任何身份信息就可以完成交易。如果某一款理財產品真的是區塊鏈架構,并且有較多的節點,那么它是可以被信任的。
對于投資理財來說,如果選擇P2P平臺,你的信息很可能被無限制販賣,很多P2P用戶都會有這樣的遭遇,自己在某個平臺上借款或投資之后,各個平臺的推銷電話鋪天蓋地而來。當然互聯網金融的高收益伴隨著高風險,反而現在漲勢一片的比特幣或其他數字貨幣都具有低風險高回報的特性,比如2017年比特幣價格1300%的漲幅,ETH也從幾十美金漲到幾百美金。數字資產正在通過其高安全性、可靠性、高回報成為投資的不二之選。類似MERGE這樣的數字資產交易平臺,將會為想投資區塊鏈的投資者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投資渠道。
目前MERGE交易所的運營代幣MGE已在chaoex.com平臺(炒客網)以及韓國交易平臺KEX.com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