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間1月18日,百度研究院在硅谷召開全員大會,宣布設立商業智能實驗室(Business Intelligence Lab,BIL)和機器人與自動駕駛實驗室(Robotics and Autonomous Driving Lab,RAL),同時三位世界級人工智能領域科學家Kenneth Ward Church、浣軍、熊輝加盟百度研究院。
至此,百度研究院全新升級,建立起包括七位世界級科學家、五大實驗室的“全明星”陣容。
全員大會上,百度副總裁、AI技術平臺體系(AIG)總負責人、百度研究院院長王海峰表示,這是百度研究院新征程的開始。百度研究院將聚焦前瞻基礎研究,布局百度人工智能未來發展方向,服務百度作為人工智能公司的長期發展戰略。
升級后,百度研究院由原來的三個實驗室增加為五個實驗室,分別是:
1.深度學習實驗室(IDL)、
3.硅谷人工智能實驗室(SVAIL)、
4.商業智能實驗室(BIL)、
5.機器人與自動駕駛實驗室(RAL)。
新成立的商業智能實驗室將聚焦用于新興數據密集型應用的高效數據分析技術;而機器人與自動駕駛實驗室則重點關注機器人技術,尤其是在自動駕駛領域夯實百度無人駕駛基礎技術。百度研究院將以人工智能技術的前瞻性和基礎性研究為核心,以其長期創新突破為目標,并與百度其它技術部門互補協同,云主機,共同推動百度AI的跨越式發展及商業化落地。
與此同時,域名注冊,百度研究院的科學家團隊也再度壯大,堪稱百度研究院史上最強陣容。除了院長王海峰,還有徐偉、李平、楊睿剛三位已經任職于百度研究院的資深科學家,本次加盟的Kenneth Ward Church、浣軍、熊輝均是AI領域的世界級學者。
據雷鋒網了解,Kenneth Ward Church是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大師級人物,是經驗主義方法的奠基人之一。他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曾先后在貝爾實驗室、微軟研究院、約翰霍普金斯大學、IBM Watson Research Center工作。Church創立了自然語言處理領域最重要的學術會議之一EMNLP(Empirical Methods o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并多年擔任主席,他曾于2012年擔任自然語言處理領域最頂級的國際學術組織ACL(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主席,現為ACL Fellow。浣軍曾任美國國家基金委項目主任,主管大數據, 此前任堪薩斯大學終身教授。熊輝是美國羅格斯-新澤西州立大學終身正教授。
會上,Kenneth Ward Church表示,“人工智能的價值有目共睹。百度不僅致力于基礎研究,還創造性地將實驗室技術轉化為真實的應用,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美好。我很高興能夠加入這個團隊,與才華橫溢的研究者和工程師們一起探索人工智能的前沿技術。”
據雷鋒網了解,早在2013年初,百度就組建了深度學習研究院,即百度研究院的前身。2014年,百度研究院正式成立,包括IDL、BDL和SVAIL。2017年3月,百度明確把人工智能作為公司發展戰略,整合AI核心技術,成立AI技術平臺體系(AIG),任命副總裁王海峰為總負責人,推動研發領先的AI核心技術,對內賦能重要業務,對外繁榮技術生態,加速AI商業化落地。
至今,百度已經構建起包括基礎層、感知層、認知層、平臺層等在內的完整AI技術布局,并通過AI 開放平臺對外開放包含語音、圖像、視頻、增強現實、自然語音處理等在內的90多項AI核心能力,同時積極與行業合作伙伴和廣大開發者一起共建AI技術生態。
“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驅動力,不僅促進了各行各業的變革,也在催生新的行業;同時,人工智能系統也在與用戶、需求場景的互動中持續進化,”王海峰認為,“毫無疑問,百度已經是一家AI公司,是人工智能技術研究和創新的理想之地。”
2017年是百度研究院高層更迭較大的一年,2017年3月,首席科學家吳恩達離開百度,百度研究院被正式收編,成為COO陸奇手下五大業務體系中AI技術體系(即AIG)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出身百度傳統業務“搜索業務群組”的副總裁王海峰負責。8月28日,百度研究院院長一職由百度副總裁、AIG總負責人王海峰兼任。
2018年,在陸奇的帶領下,百度各方面開始企穩回升,百度研究院顯然也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