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怎么看當前AI發展態勢?
在近日接受CNN采訪中,他就向記者Fareed Zakaria給出了回答。
總體而言,比爾·蓋茨的核心觀點是:雖然中國AI發展迅速,扶持力度巨大,但他不認為中國能在AI方面超越美國,中國的位置會是第二名。
為何有這樣的結論?
AI能造10個微軟
更早之前,這位微軟創始人已經高調談過對AI價值的看好。他甚至公開說過,“如果能真正破解AI的奧秘,我能打造一個價值10倍于微軟的公司。”
而且在美國,不少人默認這樣“破解AI奧秘”的公司仍然會誕生在USA。
所以記者Fareed Zakaria問比爾·蓋茨,中國當前AI勢頭很猛,扶持力度很大,中國會贏得AI的統治權嗎?
比爾·蓋茨說了:No.
中國無法撼動美國領先地位
首先,他認為美國的先發優勢目前仍然明顯。
比如微軟、Google和Facebook,以及其他一些科技公司,目前仍然在引領全世界。
其次,在核心科技相關的學術研究中,美國也處于領頭地位。
比爾·蓋茨認為,這兩點能比較明確地判斷核心技術競爭座次。
此外,比爾·蓋茨不否認中國政策對于AI發展的扶持推動作用,但他也提醒說,AI應用除了提升生產力,還能應用于軍事等領域,而從歷史進程來講,美國軍事研發方面與新科技誕生關系密切——這是其他國家所無法比擬的。
綜上原因,比爾·蓋茨并不認為中國可以在AI發展上對美國彎道超車。
而且比爾·蓋茨似乎也不希望后來居上的事情發生,因為可能會同時引發很多問題,比如重塑就業市場。
李開復觀點
但不是所有人都認同比爾·蓋茨的判斷,比如李開復,他就認為AI這場國家競逐中,中國并非完全沒有機會。
在《紐約時報》近期的一次公開對話中,李開復向美國受眾闡述了他的觀點。
也算是與比爾·蓋茨進行了一次意料之外的隔空論戰。
李開復的主要觀點如下:
第一,中國在政策推動和執行方面有優勢,從上到下都很重視,甚至上升到了國家戰略;
第二,中國有數據方面的優勢,人口多、市場大,智能設備和數據搜集會加速中國AI發展,而且投資方面也超過了美國;
第三,中國不缺人才,而且還以吃苦耐勞著稱。中國企業可以為了目標施行996、997,但美國公司和員工很難做到。
基于此,中國并非沒有取代美國成為全球AI領導者的可能。
實際上,李開復的觀點也不是沒有現實例證。
在一些垂直領域,中國技術突破遠超美國。比如AI視覺,曠視和商湯為代表的中國公司,在技術比賽和論文發表方面都風頭蓋過了美國巨頭。
計算力方面,神威·太湖之光、天河2號繼續蟬聯超算排行榜的全球前兩位;
此外,CB Insights最新報告顯示:剛過去的2017年,全球AI創業公司總共融資125億美元,其中48%的資金投向了中國,38%在美國,亞洲服務器租用 歐洲服務器,這是中國AI創業公司在融資上第一次超過了美國同行們。
還有更多國家級形象的展示活動上,也有越來越多AI的應用和展示,比如昨晚冬奧會閉幕式上的北京8分鐘。
總之,對于中國AI到底會往哪里去,目前預測論調沒有共識,各有判斷的理由。
雖然比爾·蓋茨在全球科技領域的地位毋庸置疑,但上一次他和李開復觀點相左的時候,贏得官司的那一方是李開復。
,國內服務器租用 服務器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