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信息化發展的新階段,大數據正對經濟發展、社會秩序、國家治理、人民生活產生重大影響。緊抓大數據產業這一“富礦”,開創發展新局面,亦是“數字福建”建設面臨的全新時代課題。
從2013年布局大數據產業發展開始,福建省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扶持產業發展的政策,亞洲服務器租用 歐洲服務器,并著力推進數字福建(長樂、安溪)產業園建設。短短五年,福建省已培育出一批在大數據硬件設備、應用軟件服務等領域國內領先的企業,福州還正式成為全國互聯網的核心節點、重要支點和新的數據交換口岸。隨著產業集聚發展,大數據產業與傳統行業和領域愈發充分融合,如今的福建正加速跑向“大數據時代”。
產業集聚之勢初現
東海之濱,中國東南大數據產業園,距園區開業僅過去一年多,已經聚集了154家企業,注冊資本達205億元。
被譽為福建“最強大腦”的數字福建云計算中心就落地產業園,它是全省單體容量最大、設計和實施等級最高的數據中心。“我們立足于構建大數據產業應用的孵化平臺和政務數據開放開發的承載平臺;同時,致力于圍繞云計算、大數據產業鏈構造生態環境,帶動產業集聚,推動東南區域數字經濟產業發展。”承擔數字福建云計算中心建設的數字福建云計算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
該負責人表示,目前,公司已與三大運營商形成戰略合作關系,并參與福州市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建設,具備承接全國各行業大數據應用能力,并將為產業鏈企業創造最佳互聯網環境。同時,中心將利用政策優勢,接入政務內網、政務外網、教育網、廣電網以及三大運營商網絡,形成國內獨有的全網絡接入IDC機房,結合本地豐富的人才資源和優惠的電價,對云計算和互聯網企業極具吸引力。目前,數字福建云計算中心已與360、中科曙光、百度等國內知名互聯網企業簽訂合作協議,UCloud、華云等紛紛入駐,簽約意向機柜已達6000柜,各方將在政務、醫療、教育、安全、制造等領域逐步展開合作。
與此同時,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國家國土資源大數據應用中心、國家旅游大數據分中心等一批“國字號”項目也紛紛入駐中國東南大數據產業園,讓產業園形成了醫療數據存儲、數據研發應用、數據交易及產業基金鏈條齊全的產業集群化發展的態勢。
如今,集聚的大數據產業項目正加速轉化為經濟發展新動能。去年,中國東南大數據產業園稅收總額達1.87億元。
在安溪縣,數字福建(安溪)產業園的數據洼地也已具雛形,成為福建大數據產業的又一重要承載基地。目前,園區有超8000個機柜的國際最高T4等級數據中心,大數據服務外包基地、國際交流中心等均建成投入使用,惠普聚賢國際數字媒體產業基地擁有亞洲最大最先進的渲染云平臺,園區日均電商發貨量近5萬單。
當前,福建省正發力大數據產業,除出臺政策支持大數據產業重點園區加快發展外,為產業發展提供平臺保障和智力支持亦是當務之急。為此,首批27個數字福建大數據研究院(所)已經啟動建設,研究除聚焦大數據存儲、分析、可視化、安全等方面的基礎性和共性技術外,還覆蓋包括交通、醫療、材料、教育、金融、工業、農林、旅游、社會安全等行業領域。
與此同時,全省一體化的數字福建大數據中心和行業數據資源分中心也已啟動建設,目前已初步匯聚了公安、工商、民政、人社等68個省直部門和各地市50多個市直單位有關法人、自然人、信用、電子證照、傳感監測等類別的2800多項共計14億條數據記錄和文件:“知創中國”知識產權運營服務平臺、數字公民應用等大數據重點應用平臺正加快推進。
加快變革傳統行業
本月1日,福建省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在福州濱海新城動工。
中心的投資方為福建復寅精準醫學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承家介紹說,未來,這里將依托高級醫學類研發人才、單位,開展以遺傳學、腫瘤基因組學、生物大數據、精準免疫治療技術等精準醫學研究為主的臨床應用和產業轉化。動工儀式上,就有28個項目正式落地。
“精準醫學就是把基因組大數據納入臨床醫學中,通過基因測序技術預測未來可能會患有哪些疾病,從而更好地預防,診斷后用藥的靶向性也更強。”陳承家表示。
“大數據+醫療”如今正在八閩大地蓬勃興起。福州、廈門作為全國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與產業園建設國家試點工程的首批試點城市中的兩個,在醫院大數據累積方面領先一步,福州還在全國率先出臺《健康醫療大數據資源管理暫行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