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7日-28日,由中國疾控中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主辦,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云研究所、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慢性病防控信息技術委員會承辦、CloudBest和大健康派協辦的"第四屆中國慢性病與信息大會"在北京盛大召開。
4月28日,“健康智能終端發展與應用”分論壇正式召開,寧波市鄞州區疾控中心主任林鴻波在現場進行《基于區域衛生信息大數據平臺的應用》精彩分享。
寧波市鄞州區疾控中心主任林鴻波
演講內容如下:
林鴻波:各位專家、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謝中國疾控給予我們這次機會,今天我匯報的題目是“基于區域衛生信息大數據平臺的應用”,分享一下這幾年在大數據的應用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下面我從三個部分來講,站群服務器,第一部分,介紹一下大數據平臺的情況,第二部分,介紹大數據應用于我們實際的疾控工作當中,第三部分,大數據應用于科學研究這個工作當中。
先介紹一下我們區域的基本情況,鄞州區是寧波的一個區域,2017年區域規劃調整,調整以后,我們區域面積81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8萬,把原來寧波的江東區整體并入我們鄞州區。下面有24個街道鄉鎮,轄區內有3家大型的綜合性醫院,有3家大型的??漆t院,20家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下面一共有195家的社區衛生服務站,這195家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全部是公立的,屬于一體化管理的,也就是說,我們鄞州區最大的一支公共衛生的力量。
我們鄞州區的信息化是從2006年開始建,到2010年全區的區域信息化平臺全面完成,2010年到2018年在不斷的提升與完善,在2015年開始建大數據平臺,在2016年把大數據平臺完成,2017年、2018年在大數據平臺上面做了一些探索。
目前大數據平臺里面有6000多萬條的就診記錄,有47萬的住院記錄,有五年的環境氣象的數據,有14萬的慢性病個案的數據,有28萬的兒童免疫數據,有236萬的人群健康體檢數據,常住人口建檔率95%,102萬的人都建檔了。如果建大數據,也是需要一定的條件,區域之內所有的醫療機構都必須互聯互通,所有的各條業務必須互聯互通相互協同,還需要有一定的數據量,同時這個數據量還需要一定的質量,如果這些條件都沒達到的話,你建大數據,沒什么大的意義,分析不出,對我們工作也不是很有利。
大數據平臺是怎樣的情況呢?我們把所有醫療機構的數據都收上來,建了大數據的倉庫,在這個倉庫中經過數據的清理,就像商場的貨架上,一個一個放好,上一個分析平臺,讓科研機構和專家進行科學研究、進行分析。這里面還做了一個安全的措施,把數據的模糊化,也就是脫敏,保證數據的安全。還有一個非常好的特點,比如說,大數據平臺在北京,可以實時的分析我們全域的數據,不用到現場去,同時還保證數據的安全,可以在這個平臺上分析數據,但是不能拷貝這個數據。比如說,我們跟北京大學合作,他們在北京可以分析我們的數據,可以做科研,但是他不能拷貝,可以拿走結果。我們的想法是在保證數據安全的前提之下,來做科學研究。
這是大數據平臺的一個界面,我們大數據2015年開始做到2016年花了兩千萬的投資,在鄞州區。
(PPT圖片展示)這是一個數據界面,分析自己數據的一個界面。這是數據的目錄,這是數據的樣例。這是一個申請,數據要申請,否則你的研究跟他的研究都一模一樣,那也不行。這是一個分析的界面。這是在平臺上的一個工具,SaaS、R語言,在這個平臺上都可以應用。這是R語言的一個界面。
如何應用于我們的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特別是慢性病的工作,這是白皮書的電子版,做完了以后可以了解到轄區的健康狀況,都實時動態的來展示,人口、小孩的比例、老年人的比例、期望壽命、男女的性別比例、出生死亡率、分鄉鎮的情況都可以實時的展示給你看,做好了以后,每年去看就行了。
這是慢性病高血壓,鄞州區有13萬左右,基本情況可以通過大數據來展示,我們的管理率98%,服藥率81%,自動的通過大數據給你分析出來,讓你看。還有一個規范管理率,這里顯示73%,還有27%怎么樣?它也會分析出來,這27%的人分在哪個鄉鎮,這幾萬個人在哪個鄉鎮管理不規范,在哪里不規范,哪個點不規范都是通過大數據進行過程性的監控,篩選出來分鄉鎮,讓責任醫生去落實,大數據就是一個線上,責任醫生就是線下,我們線上、線下互動,通過大數據來加強慢性病的管理,真正能夠把慢性病的管理來落實,也就是說,用宏觀的大數據跟微觀的每一個人的慢性病管理個體相融合,到底進行慢性病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