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用在教育上,比用在任何一個領域都更加有效”,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在乂學教育松鼠AI品牌發布會上指出,未來依靠AI,可以逐步代替教師的教學任務,且比教師教的還要好。
2015年,俞敏洪本人投資了乂學教育。兩年后,新東方集團又追加了投資。
“我在新東方一直灌輸一個理念,就是未來機器教學一定會代替人的教學”,俞敏洪說,雖然他對AI一竅不通,但他堅信在教育領域,AI將比教師教的還要好。
俞敏洪坦言,學習是件苦差事,盡管大家試圖讓學習變得快樂,但是把知識學會仍然不易,所以需要人機結合。正因如此才有了松鼠AI,VPS,“學生往往不知道哪里不行,通過智適應學習系統,幫助學生診斷并配置適應內容,讓他解決自己的弱點,這種事情確實是智能化能做到的”。
對于AI教育的未來,俞敏洪提出了三點思考。
第一,AI用在教育領域最有效。
例如學生在模仿單詞發音時,可以通過不斷糾正并接近完美發音,其中就應用到了智適應AI的語音語調自動糾正學習系統。
第二,教育將倒推科技應用的進步。
AI的發展需要海量數據支撐,而教育行業是數據最大的領域,且涉及到每個人。這些數據通過集中并加以分析,使得學生在學習方面得到更快的進步。同時松鼠AI里面的教學體系,通過新東方大量的應用,能夠使整套體系跑得更通暢,起到相互支持的作用。
第三,必須和線下機構結合完成。
原因在于學習要依靠自覺性,這點借助線上教育無法實現,所以必須通過線下的監督。“這也是為什么松鼠AI同時跟地面結合,才能得到更加閉環的學習系統和學習結果的”。
俞敏洪總結稱,線下和線上的結合,美國站群服務器 亞洲服務器,加上AI與老師教學的配合,才能使學生的學習進步。此外,未來教育領域合作一定會大于競爭,因為教育領域從不會出現壟斷人物和壟斷機構。
“教育領域一定是百花齊放,只有百花齊放才能讓家長、孩子有更多的選擇,才能使教育領域的系統不斷的進步,不斷通過競爭優化,達到最理想的教學效果”,俞敏洪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