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科技訊 7月27日,三家中國公司同一日赴美上市,上市首日股價表現差別較大,“新電商第一股”拼多多大漲40.5%,汽車金融科技服務平臺燦谷漲13.8%,移動大數據服務平臺極光上漲3.53%。
拼多多、極光選擇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分別為PDD、JG。燦谷則選擇紐交所上市,股票代碼為CANG。
上市首日,拼多多最高股價27.45美元,較19美元的發行價上漲44.5%;最低股價25美元,較發行價上漲31.6%。
極光最高股價9.80美元,較8.5美元的發行價上漲16.5%;最低股價8.65美元,較發行價上漲1.76%。
燦谷最高股價13.90美元,國內服務器租用 服務器托管,較11美元的發行價上漲26.4%;最低股價11.89美元,較發行價上漲8.1%。
拼多多創中概股最快IPO紀錄
從創立到上市僅用時2年11個月拼多多上市,刷新了中國互聯網企業最快上市紀錄,從2015年9月上線到登陸納斯達克,拼多多僅用時2年11個月。
招股書顯示,拼多多自成立以來,活躍消費者數量、活躍商家數量、GMV等數據均呈現指數級增長。
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12個月期間,拼多多活躍買家數達3.44億。Q2季度,拼多多的平均月活用戶達1.95億,較Q1增長17%。
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12個月期間,拼多多GMV達2621億元,活躍買家平均消費額從674元增至763元。此外,拼多多平臺的收入繼續保持高速增長,2017年全年傭金及廣告收入為17億元,2018年Q1季度傭金及廣告收入則達13億元,較去年同期大漲37倍。
值得一提的是,拼多多僅用時2年,GMV便突破千億大關,相較之下,京東用時15年,而淘寶用時5年。
極光大數據季度營收破億元
極光成立于2011年,是中國領先的移動大數據服務平臺,其團隊核心成員來自騰訊、摩根士丹利、豆瓣、Teradata和中國移動等公司。公司專注于為移動應用開發者提供穩定高效的服務,包括消息推送、即時通訊、統計分析、社會化組件和短信。
截止到2018年6月份,極光已經為34.4萬移動應用開發者和88.7萬款移動應用提供服務,其開發工具包(SDK)安裝量累計近150億,月度獨立活躍設備近10億部。全球知名咨詢公司Frost & Sullivan年發布的2017年行業報告顯示,極光占據了推送產品市場份額第一名的位置。
招股書顯示,極光大數據2016年、2017年、2017年第一季度、2018年第一季度營收分別為7032萬元、2.85億元(4539萬美元)、3199萬元、1.26億元(2015萬美元)。
極光大數據2016年、2017年、2017年第一季度、2018年第一季凈虧分別為6138萬、9029萬(1439萬美元)、2200萬元、2213萬元(353萬美元)。
2012年,極光大數據旗下核心產品極光推送(JPush)正式問世,2014年,獲得IDG資本領投的400萬美金A輪融資。
2015,完成由復星銳正領投、IDG和Mandra Capital跟投的B輪千萬美金融資。
此后,極光大數據將品牌升級為“極光”,完成由國海證券、TCL、復星、金光集團、漢鼎宇佑等數千萬美元C輪融資,業務拓展至開發者服務、精準營銷和數據服務三大體系。
2017年,極光大數據獲富達國際(Fidelity International)數千萬美元D輪投資。
極光大數據CEO為羅偉東,當前羅偉東持股34.2%。極光大數據聯合創始人兼總裁陳菲持股7%,陳菲加盟前,曾為原花旗董事總經理、TMT中國區負責人。
燦谷股東包括滴滴、騰訊等
招股書中顯示,上市前燦谷已經創業8年,創始人兼董事長張曉俊曾經在2004年作為主要負責人籌建中國第一家銀監會批準的汽車金融公司——上汽通用汽車金融有限責任公司,也是中國在加入世貿組織之后,首家專業汽車公司成立的金融公司。
和近期選擇“流血上市”的企業不同,招股書顯示,directadmin漢化 虛擬主機,燦谷已實現盈利。其中,2017年盈利達到3.5億元人民幣,和2016年相比同比上漲16.1%。2017年收入為10.5億元人民幣,和2016年的4.34億元人民幣相比漲了超過1倍。
作為汽車貸款的后來者,汽車金融公司近些年發展迅猛。根據目前的市場情況,前瞻產業研究院曾預計預計未來五年中國汽車金融行業將保持12%以上的復合增長率,到2020年汽車金融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大關,到2022年有望達到12500億元。
根據招股書介紹,燦谷服務主要包括汽車金融便利化、交易便利化以及汽車后市場便利化。在已經搭建的經銷商網絡方面,燦谷已經覆蓋中國新車經銷商的22.37%,包括7314家4S店和18199家非4S店。在業務落地層面,燦谷目前較為專注的市場是中國的三四線及以下的城市。其中,合作經銷商中,一二線城市比例占29%,三四線及以下城市占比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