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貴陽·貴安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躋身全國13大互聯網頂層節點,全省信息基礎設施發展水平從全國第29位上升到15位;
設立全國首個大數據交易所——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在全國12個省區設有大數據交易服務分中心,會員達到2000家,可交易數據產品突破4000個;
頒布全國首部大數據地方法規《貴州省大數據發展應用促進條例》、全國首部政府數據共享開放地方法規《貴陽市政府數據共享開放條例》;
……
記者8月7日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貴州獲批建設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以來,貴州省結合中央批復要求,將綜合試驗區建設與大數據戰略行動統籌推進,開展數據開放共享、數據中心整合利用、大數據創新應用、大數據產業集聚發展、大數據資源流通與交易、大數據國內外交流合作、大數據制度創新七項系統性試驗,探索出一條貴州大數據發展新路徑——聚焦應用創新,大數據融合發展日漸深入;產業集聚資源流動加速,大數據產業快速成長;搭建國際化新平臺,“實驗田”環境加快形成。
聚焦應用創新 大數據融合發展日漸深入
在建設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過程中,貴州在全國率先開始探索一體化數據中心建設,開展“聚通用”攻堅會戰,實行省市縣三級“云長制”,建設“云上貴州”平臺,接入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加快推動政府數據的匯聚、融通、應用,大數據融合發展日漸深入——
政府和公共數據加速集聚。省、市兩級政府非涉密應用系統接入“云上貴州”平臺736個,成為國家電子政務云數據中心南方節點;數據共享開放加快推進。《2018中國地方政府數據開放報告》顯示,我省開放平臺在省級數林開放指數中總分排名第二,較2017年排名上升13位。
數據中心整合利用打造了大數據發展新支撐。貴州初步形成貴安為核心,貴陽、黔西南為補充的數據中心布局。目前,48個國家部委、行業和標志性企業數據資源落戶貴州。全省數據中心服務器超過7萬臺,數據中心PUE均值降幅優于國家要求,綠色數據中心數量全國第二。建成貴陽·貴安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躋身全國13大互聯網頂層節點,全省信息基礎設施發展水平從全國第29位上升到15位。
數據創新應用成為助推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貴州緊扣“融合”這一新時代大數據發展的最大特征和價值所在,美國站群服務器 亞洲服務器,推進“四個加快融合”,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到2022年,每年將實施100個融合標桿項目、1000個融合示范項目,帶動10000戶以上實體經濟企業與大數據深度融合,促進實體經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加快推進大數據與社會治理深度融合,被國家授予全國健康醫療大數據區域中心建設及互聯互通試點省、國家互聯網+政務服務試點示范省、國家社會信用體系與大數據融合發展試點省稱號;加快推進大數據與民生服務深度融合,運用大數據推進大扶貧,“精準扶貧云”實現23個部門數據實時共享交換,為貧困戶精準畫像,扶貧政策自動精準兌現;加快推進大數據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修文獼猴桃大數據平臺已覆蓋全縣5.2萬畝果園,歷史用肥用藥、農事活動、氣候信息、災害等數據全部可追溯。
數字經濟蓬勃發展 大數據產業快速成長
在建設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過程中,云服務器租用,貴州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力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產業集聚資源流動加速,大數據產業快速成長——
2017年,電子信息制造業對工業增長貢獻率達到15.3%,拉動工業增長1.5個百分點,成為工業第二大增長點。
電信業務收入增長14.3%,電信業務總量增長146.2%,兩項增速均列全國第一,成為支撐我省GDP增長的重要因素。
蘋果、高通、微軟、戴爾、惠普、英特爾、甲骨文等世界知名企業落戶貴州發展,阿里巴巴、華為、騰訊、百度、京東等全國大數據、互聯網領軍企業扎根發展,全省大數據相關企業從2013年的不足1000家增長到8900多家。
深入推進大數據資源流通與交易服務試驗,建設大數據流通與交易服務平臺,培育大數據資源流通市場主體。設立全國首個大數據交易所——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在全國12個省區設有大數據交易服務分中心,會員達到2000家,可交易數據產品突破4000個,累計交易額突破1億元,交易框架協議金額突破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