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 臺媒稱,大陸AI人工智能科技發展迅速,無人超市及加油站普及率漸增,不少城市建設也進入無人化,深圳堪稱示范。從2015年出現的無人停車場、2017年無人駕駛巴士上路測試,今年5月發出首張無人車測試牌照、7月龍崗城無人書店啟用,乃至首條無人駕駛的深圳地鐵14號線2022年通行,為打造無人城市奠基。
據臺灣《旺報》8月30日報道,大陸自行研發的AI無人智能技術日前也進駐北極,無人觀測系統協助大陸科學團隊完成研究北極海冰的觀測任務。
自助辦理港澳臺簽注
報道稱,資料顯示,大陸所有直轄市與副省級城市、87%的地級以上城市,總計超過500個城市,均已明確提出或正在建設智慧城市,已有290個城市入選大陸的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并有超過300個城市分別與BAT(百度、阿里、騰訊)、華為、中興、軟通動力以及3大運營商等優秀的數位經濟和智慧城市運營服務企業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定。
8月24日,在重慶舉行的2018云棲大會·重慶峰會上,阿里云總裁胡曉明即宣布將從智慧交通、智慧制造、智慧汽車、智慧金融、智慧服務、智慧人才等領域,協助重慶打造“亞洲最智慧大型城市”,助推智慧化重慶發展高質量發展經濟帶。
報道稱,智慧城市的觸角不斷延伸,多處無人警局的成立,也為民眾提供更便利的公務服務系統。舉例來說,騰訊與武漢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共同打造的首家無人警局,24小時營業全年365天都營業;只要是曾在派出所辦理身份證登錄指紋的民眾,以人臉辨識系統注冊后,即可辦理繳納交通罰單、遺失補證等130項交通管理的相關業務。此外,無人警局也設置港澳臺自助簽注機,協助持有卡式港澳通行證或卡式臺灣通行證的民眾辦理業務,讓大陸民眾可以更便利地往來兩岸之間。
北極無人觀測站破紀錄
報道稱,云主機,國內服務器租用 服務器托管,AI無人智慧設備及技術,不只在大陸本土使用,也隨科學研究團隊前進北極,80%“中國制造”的無人觀測系統8月11日首次進駐北極,執行為期15天的觀測任務,布放的無人觀測系統的數量創下歷次北極科考之最,包括3套自動氣象站、2套無人冰站、3個海洋剖面浮標、24個海冰物質平衡浮標、15套海冰漂移浮標等。
科考隊首席科學家助理雷瑞波表示,該系統由4個子系統組成,透過對大氣、海冰、海水三個層面的連續觀測,獲取完整的海冰生長消融過程中“氣·海·冰”相互作用的資料,可用以優化海冰模式的參數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