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們處于一個數據大爆炸的時代,數據浪潮洶涌而至,各行各業都在經受大數據的洗禮,教育行業也不能置身事外。面對大數據時代新的發展機遇,如何在更大范疇內整合數據,并將有效的數據轉變為真正的效益,成為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的工具,是當前教育信息化工作者熱議的話題。
新華三為閩工院用數據實現智慧管理
當下已有不少高校在進行大數據的探索,福建工程學院可謂典型代表之一。在紫光旗下新華三集團(簡稱新華三)的幫助下,福建工程學院積極開展大數據的研究與探索,通過H3C DataEngine大數據平臺建設、數據中心建設和數據治理,構建了校園大數據綜合分析平臺,充分利用學校已有的數據,建設服務于學校領導、老師和學生的大數據應用,為領導決策、學生管理、教學管理和科研管理等提供支持服務。
福建工程學院院長童昕
教學管理
通過學情分析、學生能力模型、教師能力模型等,提升學校學風建設質量,及時發現教師和學生的短板并提出針對性改進意見。
科研管理
通過科研實力分析、科研機構評估、科研項目分析,全面掌握學校和教師的科研情況,為科研投入和調整提供參考。
移動端的畢業生畫像
而就在前不久的畢業季,學校還利用大數據為學生打造了基于移動端的畢業生畫像,以時光軸的形式、感懷的文字呈現出每個學生在校期間的成績、社會實踐、圖書館閱讀、生活軌跡、消費記錄等。當每位學生即將畢業離校時,都可通過點擊微信公號的鏈接,回顧自己四年的印記。
基于移動端的畢業生畫像——“我的大學”
在新華三技術支持下,隨著大數據基礎支撐和決策支持兩大平臺的成功構建,福建工程學院已向智慧校園建設邁出了一大步。
大數據深度產教融合
新華三賦能高校人才建設
福建工程學院在大數據方面的探索為高校開展大數據建設和應用提供了有益的參考。而在高校開展大數據探索過程中,數字人才建設的重要性正日益凸顯。在這方面,福建工程學院和新華三的合作探索也頗有成效。
新華三多方位助力多所高校
目前,福建工程學院已承建了福建省大數據挖掘與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新華三為實驗室搭建了配套的大數據平臺以及開發平臺,并在大數據教學、師資培訓、學生實習和就業等方面提供指導和幫助。在大數據領域的產教深度融合方面,雙方正在共同探索科教創新的新模式和新機制。
除了福建工程學院,新華三還為華東政法大學、天津財經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等高校提供了專業的咨詢服務,支持課程設計、實訓室建設、大數據認證,并與合作伙伴聯合推出面向專業教師、企業技術人員的專業師資培訓班,打造多層級、全方位、多形式、重應用的師資培養體系,助力高校加強教師團隊建設。
此外,國內服務器租用 服務器托管,新華三還推出了大數據人才整體培養方案,亞洲服務器租用 歐洲服務器,基于CDIO理念的雙優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與高校攜手共建大數據學院,實現在高層次、高標準的基礎上展開校企合作。可以預見,未來新華三還將與更多高校開展緊密合作,助力智慧校園建設與大數據人才培養,幫助高校真正“玩轉”校園大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