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
馬云、馬化騰、李彥宏等互聯網巨頭再度“同臺”,這次主題是人工智能。
9月17日,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開幕。當天上午的開幕式上,BAT三巨頭: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等與會嘉賓,圍繞“人工智能賦能新時代”這一主題,就人工智能的發展機遇和應用場景,以及人工智能在法律、安全、就業、道德倫理和政府治理等話題深入交流。
大佬們的共識:不擁抱AI則會被淘汰
“對于傳統行業來講,如果不擁抱新技術,不融入數據時代,就沒有意義。”馬云說。
馬云說,人工智能是人類認識和思考世界的方式。未來,數據將會是生產資料,計算是生產力,互聯網是生產關系,智能時代是基于這些改變,而隨之發生的巨大的社會變革。
“未來30年,智能技術將深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改變傳統制造業,改變服務業,改變教育、醫療,我們所有的生活會因為數據、計算而所改變。”馬云說。
馬化騰
馬化騰則提到,人工智能技術是一場跨國、跨學科的科學探索工程,對于任何一個企業、城市和國家來說,不能拒絕人工智能領域的“奧林匹克”,更不能“閉門造車”。
馬化騰說,中國和美國的互聯網與科技產業,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在人工智能領域也如此,即便有競爭,它也像一場“奧林匹克”競賽,通過“你追我趕”的互相激勵、協同創新,共同把人類的認知極限推向“更快、更高、更強”。
李彥宏在演講中表示,不同時期對現代化的定義不一樣。20年前,信息化就是現代化,而現在現代化的定義已經改變。
“如今的現代化就是AI化,AI在技術中的滲透率不斷提升,算法算力的良性循環使得人工智能技術對產業升級和經濟變革影響越來越突出,為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動能。”李彥宏說,“未來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可以宣稱,自己和AI沒有關系。對于絕大多數企業來說,重要的是率先擁抱AI,盡快使自身AI化。”
小米創始人雷軍坦言,兩年前自己非常焦慮,因為國內外巨頭都已在人工智能時代領跑,身側還有1000多家創業者,競爭非常激烈,“對于小米這種不大不小的公司到底該怎么辦?兩年前經過深度思考,小米別無選擇,決定將人工智能變為小米最重要的戰略。小米應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包括巨大的用戶群、海量設備、海量用戶,更重要的是,擁有對AI時代的認識,于是小米選擇AI+IoT(物聯網)為突破口,進行趕超。”雷軍說。
馬云說,今天在上海舉辦這樣高規格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跟世界其他地方(比如硅谷、以色列)舉辦這樣的大會還是不一樣的。過去人工智能往往歸于某種技術,是工程師為主的大會,但上海舉辦這個會,內涵非常不同。
馬云說,上海服務業占的比重超過了70%,上海的服務業水平、上海的人才素質都很高,上海在未來智能時代占據最大的先機。因為未來制造業不僅僅是制造業,而是制造業和服務業的完美結合,未來制造業的競爭力是背后的服務和體驗。
“未來上海會被數據、互聯網、云計算和IoT改變,一切的交通、城市治理、安全都需要有新的思想、新的技術來引領,上海會成為真正世界一流的城市、成為一個超級大都市。”馬云認為。
馬化騰也稱贊,上海發展人工智能,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上海已經具有從智能芯片到智能硬件、軟件以及服務的全產業鏈布局。同時,作為中國現代化、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上海既能夠吸引全球最優秀的科技人才,也能夠為人工智能的創新應用,提供最豐富的大數據和應用場景。更為重要的是,上海市政府正全力推進“智能上海”行動,這不但會深刻地改變這座城市的傳統面貌,而且還將促成一個巨大的創新生態,讓上海成為人工智能創新的策源地。
李彥宏
李彥宏則建議,像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據測算,交通擁堵大概對GDP造成損失在5%左右,還衍生出來空氣污染、交通事故。他認為,無人駕駛和車路協同的技術可以對此進行有效的改善和治理,讓經濟的發展血脈更加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