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不僅是一種技術潮流,在應用過程中,也深刻影響著人們的工作與生活。對于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大數據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可以說,深化治理改革、激活治理資源、創新管理手段、提升公共服務,大數據有大用處。
以稅收為例,充分運用大數據的理念和技術,深化數據集成應用,能增強辦稅服務質效。一段時間以來,國家稅務總局濰坊市稅務局不斷深化“一次辦好”的改革,全力實現稅收審批服務便民化。在這一領域,大數據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從一定意義上說,借助大數據,稅收改革工作正在向“一次辦好”升級,一條“信息管稅、數據服務”的新路子漸顯清晰。
用好大數據,首先要有大數據。這就需要搭建一個功能齊全、快速便捷的數據平臺。為此,濰坊市稅務局研發了一個集成登記、征收、收入核算、納稅服務、風險管理等13大類業務領域、195項功能模塊的綜合數據分析平臺,在昌樂縣稅務局試點成功并全面推廣。這個數據中心與“一次辦好”改革緊密結合,對各個涉稅業務系統、各類海量信息進行了有效整合。數據平臺的建成,一方面有利于實現數據的自動提取與發布,減少納稅人報送的報表數據,減輕辦稅負擔;另一方面,利用全面準確的數據來剖析企業應稅行為,自行查找和分析風險點,早發現、早提醒、早解決,降低了納稅人的涉稅風險。一個數據平臺,不僅讓納稅人“少跑路”“少折騰”,而且能讓辦稅更省心、更安全、更放心。
只有掌握好納稅人的需求,才能把大數據用在刀刃上。近階段,香港服務器租用,我們面向基層稅務機關征集有效需求達1200個,面向納稅人征求意見建議2700余條。這些需求和建議,經過專業歸納、整合、分類后,借助相關模型,形成了數據中心的主體框架。換言之,借助大數據推動“一次辦好”的改革,首要的就是問題意識、需求意識,如果沒有精準對接、精確識別,納稅與服務就很難有效鏈接起來。
無論是大數據平臺,還是“一次辦好”改革,都旨在雙向減負、提升服務。通過系統數據分析運用,基層稅務機關可利用海量稅收數據進行“一鍵式”快速分析,為工作決策提供依據,并及時反饋納稅人需求。納稅人在出現錯誤申報、違規涉稅操作時,稅務機關能第一時間發現,及時予以指導或糾正,避免納稅人非主觀故意導致的稅收違法行為。以前單純靠人工查賬難以發現類似問題,現在通過數據中心,企業會收到涉稅事項提醒,根據提醒“一次辦好”相關涉稅業務,大大緩解了人工審理的壓力,達到了企業和稅務機關雙向減負的成效。
大數據用得好,改革推進慢不了。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證明,借助數據中心辦理稅務、推進“一次辦好”的改革落地,提升了納稅人服務滿意度、稅法遵從度和稅務機關工作精準度。可見,現代治理要有現代思維,公共服務也要有“大數據思維”,這也是實現公共服務的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模式創新的必然選擇。
,云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