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是晚上9點,上海東方維京大廈追一科技辦公室里,CEO吳悅、CTO劉云峰、產品負責人汶林丁等幾個聯合創始人還都在忙碌著。
他們這一次從深圳總部過來,除了9月12日與招商信用卡的戰略合作發布會,還有很多事情要一起處理,面試招人、見客戶、見投資人。剛剛結束《商業與生活》的采訪,劉云峰就鉆進了一個小會議室,他要遠程面試一個目前人還在英國的AI技術人才。
“AI人才是很稀缺的,AI本身能力的建設也還需要有一定的時間。其實我們現在是剛剛打開這個潘多拉盒子的第一步,后面是一個長期投資的過程。”追一科技CEO吳悅對《商業與生活》說。
2016年,吳悅拿到晨興的天使投資后,離開騰訊TEG事業群搜索部,與劉云峰、汶林丁等人一同創建AI公司追一科技。兩年下來,追一科技以智能客服為突破口,慢慢的成長為一家輸出AI+CRM整體解決方案的智能服務企業,目前落地客戶超過200家,同時,構建起底層AI的Paas 平臺能力。
“我們找到了一個還不錯的商業路徑,但這個商業化路徑可能只是整個AI能力建設其中一個輔助手段。”吳悅說。
創業不是拍腦門的事情
2013年底,騰訊的搜搜并入搜狗后,搜搜職能被逐漸淡化,人們心里產生了想動一動的想法。汶林丁也坦誠,自己內心是多少有些不服氣的,從技術能力上,認為自己并不比搜狗差,如果放開手做,也可以做出一番事業來。
作為騰訊基礎架構的幾個創始員工之一,吳悅與同事們搭建了騰訊存儲的基礎架構體系。2013 年,搜搜業務賣給搜狗之后,吳悅選擇留在騰訊,成為了騰訊 TEG 事業群搜索部門負責人,業務涵蓋了微信、QQ、應用寶、騰訊視頻、騰訊音樂等應用的搜索。
“創業不是拍腦門的事情,內心肯定有一個初始的想法,想做一件更有挑戰的事情。”吳悅說。
跟著互聯網發展十幾年之后,眼界打開了,確實想去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而自己創立一家公司,想法可以很快落地,更容易獲得很強的成就感。 2015年后,AI逐漸成為巨頭們關注的方向。
“我們在互聯網行業做了十幾年,發現互聯網行業跟傳統行業之間科技發展的速度其實是有一個差距的。我們的技術經驗積累可以跟傳統行業技術結合,幫他們去做更多信息技術提升的事情。”吳悅雖然一下子也沒想明白具體的方向,但他堅信自己看到了技術變量帶來的機會。
2015年底,吳悅斷斷續續的見了幾個投資人,其中就有晨興資本的合伙人程宇。
當時的晨興正好在看AI的方向,相信這個方向未來會出現獨角獸企業。而吳悅,是一個不錯的創業選手。“雖然吳悅之前沒有創過業,但他在騰訊的時候已經證明了自己的能力。”程宇說。2016年1月,吳悅拿到了晨興資本的天使投資,拉上劉云峰、汶林丁等人一起創建了追一科技。
拿錢相對容易,但“找方向其實是不容易的。”吳悅坦誠。他們的優勢在于有比較強的技術經驗積累,但當想去為傳統行業賦能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并不是特別懂傳統行業的需求。
“我們有技術,相當于有錘子,接下來就是要去找到可以用錘子砸的釘子。”吳悅說。他們做了一些摸索,包括去做廣告DSP。當時的想法也很簡單,“反正我們這么強的技術,行業結合一定很快能賺到錢。”廣告離錢近,他們覺得自己應該能很快就賺到錢。
“要不你再想想?”劉芹和程宇跟吳悅的團隊談了好幾次,他們覺得DSP不是一個好方向。劉云峰也發現了,DSP不是一個新的市場,而且一些企業的虛假數據也把這個市場的信任度破壞掉了,想要重新贏取信任很難。雖然業務已經有了些起色,吳悅還是下決心把DSP項目停掉了,重新開始找方向。
正值O2O行業大爆發。在O2O中,互聯網平臺把很多線下服務線上化了,同時也就把客戶服務集中化了,這樣一來,客戶服務是非常大的量,這個量很難通過傳統客戶服務模式去解決。而AI恰巧可以解決這樣的基本問題。于是,追一科技決定從智能客服開始切入。
追一科技的投資方之一,GGV紀源資本執行董事吳陳堯說,從需求上來說,只要在線上或電話需要幫助客戶解決問題或做銷售轉化的公司,都對管理一個從幾十人到幾千人到客服團隊頭疼不已。而機器人客服除了能替代傳統客服之外,還可以承擔outbound銷售外呼,以及把通話記錄變成可以與CRM系統和業務系統整合到結構化數據或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