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華大基因股票開盤遭遇跌停,原因在于“大股東減持”,投資者信心開始下降。前一天,華大基因發布公告稱:“持有本公司股份6691.5154萬 股的股東深圳前海華大基因投資企業 計劃以大宗交易或集中競價方式減持本公司股份不超過1200.3000萬 股。公司現任董事王俊、尹燁、孫英俊,現任監事李松崗、現任高管杜玉濤,離任董事李英睿、離任高管王威通過華大投資間接持有公司股份。”
首次單季度凈利同比下滑
2015年未經許可將人類遺傳信息傳遞出境
關于“14 萬中國人基因大數據”研究的知情權,華大研究團隊在進行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前,受檢者會簽署知情同意書,明確其是否同意樣本和數據供科學研究。14 萬中國人基因大數據來自同意將樣本和數據供科學研究的受檢者。研究披露的是群體分析結果,不包含任何可識別個人身份信息,不存在泄露個人隱私的風險。
回復還表示,研究全部在境內完成,樣本及數據保留在深圳國家基因庫,不存在遺傳資源數據出境的情況。 深圳國家基因庫生物樣本庫建設已獲得科技部批準,實行全流程監督,并通過了 ISO/IEC27001:2013信息安全管理體系現場評審,以及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 3 級的認證。
樣本保留在深圳國家基因庫
7月13日,市場又一篇《華大癌變》再度將華大基因推上了風口浪尖。該文指出華大基因主營業務無創產前DNA篩查未能幫用戶起到篩查作用,最終生出帶有生理缺陷兒童。稱因受高商業利潤驅動,華大基因及其代表的無創產前DNA篩查行業本身,訴諸孕婦“恐懼”,撬動整個醫療行業一起,逐漸放棄了一些傳統篩查方法,比如唐篩、超聲、羊水穿刺等,最終醞釀出悲劇。為此,華大基因不斷陷入解釋和澄清的漩渦。
據了解,華大基因被科技部處罰其實發生在2015年,當時華大基因旗下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下稱“華大科技”)、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未經許可,與英國牛津大學開展中國人類遺傳資源國際合作研究,免備案空間 香港服務器,前者未經許可將部分人類遺傳資源信息從網上傳遞出境。因此,收到來自科技部的行政處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