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深則魚躍,城強則賈興。營商環境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打造營商環境最終目的是要匯聚企業、凝聚人心。俗話說“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一個地方營商環境好,企業才能留得住、發展得好,新的企業才能爭先恐后、趨之若鶩。
簡化程序,縮短流程,為企業辦理業務提速。在貴陽市政務服務大廳內云集了42家行政審批部門,進行一站式一條龍一窗口服務,從2018年11月1日,又推出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的全程無償代辦服務。在貴陽高新區的24小時的自助服務打破了工作日局限,同時,采用大數據技術對政務服務進行評價和監督。在白云區政務服務大廳還推出機器人引導辦理事項,免備案主機,電子一體化的辦理也令白云區獲得企業的絕口稱贊。
先行先試,打造既創新又負責的營商環境。2016年初貴州省和貴陽市相繼對大數據進行地方立法,可以說是全國首創,這個舉措更是意味深長。貴州理工學院經管學院副院長、教授楊崗營表示:“我們營商環境如果細分可以有人文環境,社會環境,經濟環境,那么更重要的一個叫法制環境,它要保證我們的企業主體,以及企業家的安全,其實這兩條立法,也充分體現了貴州省貴陽市兩級政府在營商環境,在法制法規制定上,在剛性上超前的理念和步驟。”
近幾年來,貴陽充分發揮大數據發展優勢,服務器租用 免備案服務器,狠抓政府數據“聚通用”,堅持在打破數據壁壘、匯集數據資源、強化平臺支撐、確保數據安全、做優做實“互聯網+政務服務”上下功夫,初步構建起“一張網、一朵云、一個號、一扇門、一支筆、一次成”的政務服務“一網通辦”貴陽模式,真正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政府的辦事效率提高了,企業的成本降低了,效益就提高了。 “優化營商環境,重點在行動上。下一步我們行動上,主要是通過大數據的手段,來整治營商環境,第一思維觀念的轉變;第二再造流程;第三重點整治、聚焦問題;第四共同治理協同治理營商環境。”貴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彭顯華說到。
有著純正美國硅谷背景的易鯨捷信息科技公司將總部落戶貴陽,不只是貴陽大數據先行先試的政策非常適合易鯨捷數據庫的發展,也因貴州貴陽發展大數據的超前意識和步驟,嗅到了大數據發展的天賜良機,決定立即落戶貴陽。當易鯨捷在市場推進較難的情況下,貴陽市先行先試,和企業協同創新的政策,將包括易鯨捷在內的8家企業作為先行先試的標桿。經過1年的試運行,貴陽市公安部門證明了當地政府對國產數據庫的先行先試是正確的。
企業足不出戶,網上快速完成登記注冊。重慶壹平方科技公司負責人敖健通過貴州省企業開辦全程電子化系統的頁面,完成異地辦理企業注冊登記,整個辦理過程,只花費了三天。
“貴陽在企業注冊登記環節已于2018年10月15日實現四個部門一網通辦。把工商注冊登記、稅務稅票的領取、印制公章和社保,綜合到企業開辦綜合業務窗口進行一次提交材料,一次申請,一次辦結。”貴陽市工商局登記處處長黃筱茜說到。
12月11日20:00,中央廣播電視臺CCTV-2《經濟半小時》播出特別報道“中國營商環境調查”之《貴陽:投資者的新大陸》,節目點贊貴陽先試先行,利用大數據助力營商環境優化加速,全力構建透明、便捷、高效的營商環境,給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近幾年,貴陽市異軍突起,尤其是大數據產業獨領風騷,吸引了很多外來投資者前去探路投資,對他們來說貴陽是投資者的新大陸。節目走近重慶壹平方科技公司、易鯨捷信息科技公司、貴州羅伯斯機器人公司等在筑投資的企業,展現貴陽的營商環境優化成效。
據了解,在貴州省貴陽市兩級政府的推動下,2018年初,擁有中國硅谷背景的易鯨捷在貴陽誕生的數據產品,進入了貴陽市公安局及貴陽市農商行等8個核心領域進行試運行。
在堅持業務辦理集中化、政務服務標準化、技術支撐專業化、業務協同數據化,全面實施“不能說不行”改革,加快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一門服務、一次辦成”的政策下,最大限度地利企便民,以高效優質的服務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