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是數字經濟不可或缺的燃料,而數據中心則是將數據中蘊含能量徹底釋放的關鍵動力引擎。尤其是在計算由云端向邊緣全面滲透之后,數據中心更是決定應用體驗和服務優劣的關鍵點。正如人們在不斷地探尋更高效率、更綠色節能的物理燃料引擎,IT專業人士也在不斷探求建設周期更短、節能環保更佳、經濟效益更高的數據中心重塑之道,而數據中心集成服務正是一劑數據中心升級改造的良藥。
傳統數據中心,已滿足不了用戶多樣又多變的業務需求
在網絡連接一切的大時代背景下,浩瀚的數據最終會匯集在一起,經過算法和算力的洗禮后,最終形成商業邏輯和商業決策的重要依據。可以說,數據已經是未來最基本的生產資料,是數字經濟的主力“燃料”,而匯集了數據、算法和算力三大要素的數據中心,則當之無愧地成為了數字經濟核心引擎。和汽車的引擎一樣,免備案空間 香港服務器,數據中心也有悠久的歷史,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核心指標——效率。老舊的汽車引擎油耗巨大,熱效率只有20%左右,會產生巨大的浪費,變成熱能、廢氣排出。而傳統的數據中心,也和過時的汽車引擎一樣,能耗巨大而效率低下,所以注定要升級再造。
數據中心的復雜程度,一點也不比汽車引擎低,汽車引擎熱效率每1%的提升,都需要無數工程師付出巨大的努力。而數據中心的效率提升也同樣如此,傳統數據中心建設周期長、投資巨大,彈性不足,管理難度大,哪怕是一個微小的改進,也牽一發而動全身。從需求側來看,用戶渴盼的是更具經濟性、高彈性和高效率的數據中心,老模式的數據中心顯然已經跟不上需求的發展。新建設的數據中心,必然需要符合未來業務發展的建設模式。而華為就是這種新“引擎”的探索者之一,華為數據中心基礎設施集成服務解決方案,它的建設周期從傳統數據中心的平均2年,縮減到6~8個月,可以實現快速建設、快速上線運營,同時它還具備柔性架構設計,可以按需擴容,在節能環保、管理效率上也有較大的優勢。
現在用戶的需求具有多樣和多變的特點,需要全棧全場景的一站式解決方案來滿足,而華為是全球屈指可數的能提供從芯片、硬件、軟件、系統到集成服務整體解決方案的企業,華為在建設新型數據中心具有“交鑰匙”工程的能力和良好口碑。
迪拜機場是全球第一大國際客運、物流中轉中心,業務快速增長的同時,原有的數據中心已經不堪重負,加上2020年迪拜世博會臨近,利用新技術和創新方式來提高機場的容量,成為了迫切的需求。物聯網是智慧機場的秘訣,而隨之而來的海量數據,需要全覆蓋的網絡來傳輸,也需要強大的數據中心來提供數據的傳輸、存儲和計算。
目標很明確,但是挑戰卻是巨大的:
第一,需要實現新技術、新功能,并達到Tier III級設計和建造雙認證保證高安全性;
第二,機場已沒有現成樓宇可供建設新數據中心之用,新數據中心需收納原數據中心業務;
最后,新數據中心需在一年之內完成交付并投入使用。
這頗有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感覺。針對這種復雜的情況,華為采用了FusionModule1000B預制模塊化數據中心的解決方案,整個數據中心由23個集裝箱一樣的巨型模塊構成,除了內含數據傳輸、存儲和計算等能力外,模塊還配置了行級制冷精密空調、總功率達到1MW的高效模塊化UPS,滿足了Tier III設計和建造認證要求。這樣,迪拜機場只需要準備一塊空地,這些模塊運抵后,快速部署完畢,并達到設計標準,投入使用。這種設計,可靠性達到99.98%,年平均故障只有1.6小時。
得益于模塊化的設計,華為承建迪拜機場數據中心,和傳統數據中心的建設相比,在時間上節約了近一半;而且,針對中東地區炎熱的氣候,模塊內的變頻行級空調、高效率模塊化UPS以及密閉通道,讓設計PUE低于1.6,對比傳統數據中心節能可達30%;通過部署華為先進的NetEco管理系統,降低管理成本,讓運維工作簡單化,深刻體現了“多快好省”。在新數據中心上線后,迪拜機場的幾乎所有環節都納入了物聯網的覆蓋范圍,在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的支持下,大到企業的貨物運輸,小到機場內給顧客看的電子顯示屏及行李傳送,都在新數據中心的支撐下提升了效率和服務質量。而且,隨著業務的增加和變化,模塊化的設計可以隨時擴容,隨需變化,為迪拜機場的業務高效運營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