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外媒報道,中國大陸以131.1億美元的銷售額首次成為全球第二大半導體設備市場。在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中國大陸已經(jīng)取代中國臺灣的位置。報告說,臺灣地區(qū)以101.7億美元的銷售額跌至第三位。
2025年,中國本土芯片供應量要達到40%
路透社2018年4月的一篇報道稱,directadmin漢化 虛擬主機,中國已將芯片開發(fā)作為其“中國制造2025”計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以增強其在技術上的實力,對抗美國、日本和歐洲等更發(fā)達的競爭對手。
中國政府不希望依賴歐洲或美國,希望到2025年,本土芯片至少占中國半導體需求的40%。2016年,中國進口了價值2270億美元的集成電路產(chǎn)品。
科技分析咨詢公司Trendforce的研究主管Jeter Teo早些時候表示,中國正致力于吸引相關人才,但在芯片市場所需的70萬半導體專家中,中國的人才還不到一半。
ASML控股首席執(zhí)行官Peter Wennink表示,盡管中國經(jīng)濟增長放緩,且與美國存在貿(mào)易摩擦,但中國對半導體制造設備的需求增長并未放緩。
半導體設備支出,中美歐日東南亞占主流
中國、日本、歐洲、北美世界和其他地區(qū),主要是東南亞,它們的半導體設備年消費率有所上升。
然而,臺灣地區(qū)和韓國的新半導體設備市場出現(xiàn)萎縮。2018年,日本、北美、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qū)的設備市場排名與2017年持平。
全球晶圓加工設備市場的銷售額增長了15%,而其他前端市場的銷售額增長了9%。總體測試設備銷售額增長了20%,裝配和包裝銷售增長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