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阿里云飛天大數據平臺亮相阿里云峰會上海站,飛天大數據平臺擁有中國唯一自主研發的計算引擎,是全球集群規模最大的計算平臺,最大可擴展至10萬臺計算集群,支撐海量數據存儲和計算。在民生服務領域,飛天大數據平臺已經在“最多跑一次”、城市大腦等場景中,協助政府優化服務模式,實現更智能便捷的服務能力,保障信息安全。
數據顯示,目前飛天大數據平臺可擴展至10萬臺計算集群,集群規模全球第一。單日數據處理量從2015年100PB、2016年180PB、2017年320PB,到2018年超過600PB,僅用三年時間提升5倍。
據介紹,浙江在飛天大數據平臺支撐下,“最多跑一次”打通與老百姓辦事最密切相關的100個事項70多億條數據,老百姓甚至有可能一次都不跑。在杭州,城市大腦實時指揮1300個紅綠燈路口、200多名交警,從2016年到2018年,杭州從全國最擁堵城市排行榜上下跌52名。
據了解,該平臺的研發源自阿里巴巴的自身實踐。十年前,亞洲服務器,新興互聯網業態蓬勃發展,中小企業在阿里巴巴電商平臺上爆發式增長,商家第一次具備直接觸達消費者的普惠渠道,激發龐大的消費者需求,海量數據擊垮傳統IT架構。在此背景下,阿里巴巴開始探索全新的技術來支撐爆發式增長的數據存儲和計算需求。
由此,免備案主機,阿里巴巴堅定投入飛天大數據平臺研發,將成千上萬臺服務器組成一臺超級計算機,向社會提供水電煤一樣的公共服務。早在2012年初,阿里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就表示,“從戰略上來說,阿里云想做的事情實際上可以解讀為Amazon+Google并有所超越。將單一集群做到數千乃至更高,技術上是國家和企業競爭力的標志。阿里巴巴必須攻克這道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