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成都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委托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成都市移動互聯網協會聯合編制的《2018年成都市互聯網絡發展狀況報告》(下稱《報告》)正式發布。
根據《報告》,截至2018年12月,成都市網民規模達1142萬人,較2017年增長61萬人,增長率為5.6%。2018年成都市互聯網普及率達69.9%,高出全國10.3個百分點。
成都市網民規模和互聯網普及率
《報告》還顯示,成都在大數據、5G、人工智能互聯網新技術發展方面增量迅速,互聯網模式不斷創新。
本地生活服務生態體系高于全國水平
2018年,成都網民用戶使用率中排名前四的應用依次為即時通信、網上支付、搜索引擎、網絡購物。
成都市網民上網基礎應用主要類型
其中,即時通信使用率達到96.4%,網絡購物類應用用戶使用率達到79.3%,成都市網民中旅行預訂用戶使用率達63.3%,網上訂外賣用戶使用率達63.5%。
公共服務類互聯網應用中,成都市網民地圖查詢類應用使用率最高,達到71.8%,共享單車類應用使用率也達到61.2%。
網絡金融類應用中,網上支付用戶使用率達80.7%,并且成都市網民對互聯網理財的接受度相對較高,使用率高出全國平均水平。
移動互聯網流量需求呈爆發式增長
2018年,成都積極推進《建設國際性區域通信樞紐行動計劃(2017-2022年)》落地實施,信息通信基礎設施能力不斷提升,為打造“一帶一路”信息通道和國際信息港,培育發展新動能提供了良好基礎。
2018年成都城域網出口總帶寬為13730Gbps,較2017年的12800Gbps增長930Gbps。固網寬帶用戶達到800萬戶,較2017年712萬戶新增88萬戶。
此外,2018年成都市移動用戶到達2899萬戶,較2017年2729萬戶凈增170萬戶。其中4G用戶2152萬戶,較2017年1899萬戶凈增253萬戶,移動用戶加速向4G用戶遷移。
同時,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到達329080TB,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6327M/月•戶,較2017年2049M /月•戶凈增4278M/月•戶,成都市移動互聯網民對流量需求呈爆發式增長。
2018年,國內服務器租用服務器托管,成都市主要互聯網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37.4億元(不含電子商務交易額,不含基礎電信業務收入),同比增幅達到32.0%。
其中,2018年成都游戲企業增速位列全國第一,研發占比全國第一,營收207.3億元。
主要細分領域企業分布
主要細分領域營收分布(億元)
與此同時,數據還顯示,2018年成都電子商務交易額實現18690.61億元,同比增長28.5%,位列中西部城市首位,獨角獸企業1919酒類直供和速遞易、美樂樂等平臺型電子商務企業已躍居垂直領域全國領軍企業行列。
網絡視聽方面,中國網絡視聽大會從2016年開始永久落戶成都,今年已經舉辦第七屆,歐洲服務器,“國際網絡視聽版權交易平臺”正在建設中,極米、長虹等企業在網絡視聽播放設備方面領先優勢突出。
企業級應用方面,成都已有20余家主營業務包含企業級應用的本地上市企業,100余家新三板掛牌企業,以及近200家先后獲得過風險投資的創業型企業。成都企業級應用領域企業營業收入已實現百億級規模。
網絡安全方面,成都已邁入網絡安全領域第一梯隊,成為目前國內網絡安全人才最為集中的城市之一,網絡安全產品涵蓋從基礎軟硬件產品、網絡安全產品、系統級安全產品、安全服務與集成的產業鏈完整環節。
互聯網新技術及應用發展成果顯著
2018年,成都在大數據、5G、人工智能、區塊鏈方面互聯網新技術及應用發展成果顯著,各項數據位居全國前列。
按照規劃,到2025年,成都市大數據產業產值將達到3000億元,重點推動大數據與游戲娛樂、網絡視聽、健康醫療、航空航天、汽車制造等行業大數據產業。
目前,成都擁有大數據相關企業400余家,涉及數據采集、數據存儲、數據可視化、大數據應用等大數據全產業鏈。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2018年中國大數據企業50強”榜單中,成都本土企業四方偉業、數聯銘品、勤智數碼上榜,并有超過70%入榜企業在成都設有分支機構或有關聯企業。同時,智寶大數據、探碼科技、數之聯等本土創業型企業迅猛發展,已有數家估值超1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