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快銷品行業消費者趨勢大數據洞察報告出爐
馬爸爸的男人、女人們基于什么買買買?誰有更強大的能力買買買?什么影響日常消費中的買買買?大數據時代,數據日益成為重要戰略資產。日前,由羊城晚報消費中心城市智庫與中山大學大數據傳播實驗室聯合發布的《2019快銷品行業消費者趨勢大數據洞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出爐。這份精準聚焦快消品行業的大數據報告,回答了商家與消費者的各種“小秘密”。
A 兩微成為新興營銷渠道
回顧《報告》調研的最初理念,是2019年4月,羊城晚報報業集團成立消費中心城市智庫,希望通過最新消費市場發展數據分析,預判未來整體消費趨勢走向,為政府、企業的決策提供理論支持。經過將近一年的準備,這份快消品行業的年度報告正式出爐,向公眾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報告顯示,大眾在社交媒體對快消品的討論聲量頗高,消費勢頭仍然積極向好。
從宏觀經濟上看,2019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提出了20條創新發展流通、推動消費升級、促進擴大消費的重磅政策措施,通過經濟政策調整促進消費,提振消費者信心。另一方面,免備案主機,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的不斷深化,也給消費市場帶來了新機遇:僅2019年上半年,中國網上零售交易額高達4.82萬億元;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到95%,下沉市場的潛力被不斷挖掘。同時,以微博、微信為代表的新媒體社交營銷渠道興起。
快消品普遍可分為四類:休閑食品與飲料、個人護理品、家庭護理品和煙酒產品。因具備便利性、視覺化、流動性、同質性的特點,這類消費品容易引發消費者簡單、迅速、沖動、感性的消費行為。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9年前三季度快消品消費在居民消費的比重約為33.9%,成為我國居民的第一大消費項目,快消品消費對拉動經濟增長作用不容小覷。
B 休閑食品與飲料:價格不敏感健康更重要
從消費者偏好來看,健康養生是主流消費觀念。超過50%的受訪消費者表示偏愛健康和營養的食品和飲品,主要表現在消費者對高糖、高熱量零食飲料的態度改變,轉向如低糖、無糖替代品等更健康的選擇。無糖食品成為新寵,尤其是年輕愛美女性,更加注重“戒糖抗老抗氧化”。
數據顯示,年輕消費群體對價格相對不敏感,但對產品品質和產品的個性化、趣味性等附加屬性有著更高的期待。統計發現,四成消費者最看重零食的口味。其中微博用戶對休閑零食口味討論排名前列的依次是:原味、香辣、奶味、甜味、五香和炭烤。而在飲料方面,桃子味的飲料被提及率最高。
以子行業乳制品為例,健康是消費者對乳制品最期待的功效,以一、二線城市的女性尤為顯著;草莓、水蜜桃等口味的乳制品廣受好評,而奶粉類消費者仍更青睞原味。在消費群體方面,女性消費者更偏向于關注乳制品的美容效果;消費群體呈現多元化趨勢,2018年的寵物市場規模高達1708億元,寵物消費快速向人看齊,寵物主人成為消費新對象,寵物奶粉或將成為未來乳制品企業的重要產品增長點。在消費場景方面,家庭DIY的親子烘焙成為乳產品討論的核心場景。
C 家庭護理行業:“成分黨”需求升級
隨著對生活品質要求的提高,“成分黨”悄然興起,人們不再滿足于家庭護理產品的基礎功效,而對是否符合高效、安全、優質等因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女性消費者會更偏好氣味怡人的產品。以衣物護理品消費數據為例,洗衣液的討論度最高,消費者表現出對細分人群、細分衣料等專業產品的關注;除螨蟲、除靜電、除血漬、除皺等功效受到歡迎。另外,對于香味的討論也占據社交網絡數據的絕大多數,不僅要香,還要能“鎖香”。可見當下消費者對洗衣液的標準幾乎不亞于香水。
另外,“環保”也成為廣告語中的流行話題,“天然”、“全效”等概念成了衣物洗護品市場營銷的新潮流。
D 個人護理行業:純天然是首選
數據顯示,18歲至35歲一線城市年輕女性是個人護理行業的消費主力,相較于基礎型個人護理產品,具有專業功效的產品在社交媒體的討論聲量更大,并且擁有更高的偏好度。
70%的95后年輕女性用戶更注重產品功效而非品牌,對于產品選擇更看重本質。統計發現,產品“純天然”的概念應用廣泛,而且商品“顏值”將成為產品重要加分項。值得高興的是,近幾年中國品牌在個護行業辛勤耕耘,中國本土品牌在社交媒體的討論聲量和消費者信心不斷上揚,國貨實現了強勁增長。比如彩妝話題中,國產品牌的討論聲量達到了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