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伊始是那么的不同,肺炎疫情讓很多城市按下暫停鍵,大家避免見面。我們從未像現在這樣,離得那么遠,卻又緊密團結在一起。
消滅疫情不僅需要一線醫護人員的堅守,也需要明確流動人群的走向,做好下一步隔離、防止擴散,這就需要大數據的分析和支撐,筑好這場沒有硝煙的抗疫斗爭的“隔離墻”。
那么,大數據分析都能夠做什么呢?
地圖“阻擊戰”
利用大數據分析,可以預測勾畫疫情一張圖,不僅能夠在政府決策和管控時提供數據支撐,而且也能讓群眾及時接收到實時透明有效的信息,減少未知帶來的恐慌,及時應對。
首先,美國服務器,疫情爆發恰值春節返鄉潮,武漢封城前已經有500多萬人離漢,這些人都流向哪里?利用大數據分析可以看到人群遷徙圖,具體到哪些城市,通過這個分析和預測,幫助地方政府進行下一步的管控。
例如,百度地圖推出遷徙地圖總結描繪出了全國春運人員遷徙熱力圖,包含來源地、目的地、遷徙規模指數、遷徙規模趨勢圖等,為各地疫情防控決策提供了大數據支持。
其次,當疫情從武漢擴散至全國時,人們更加關注疫情發展形勢。目前很多媒體平臺都能看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分布系統,動態更新和展示疫情在全國的變動情況。點擊系統界面地圖中的每個省份,可以顯示各省確診、疑似、死亡的新增及累計數據詳情,慢慢的能精確到小區。這樣,用戶就能獲得更多準確有效信息,加強自身保護。
這個時候運營商也能夠發揮其全國數據集約的優勢,例如中國電信基于移動用戶與基站的交互所產生的脫敏后數據,在保證用戶隱私安全的基礎上,對重點疫情地區人員流動情況進行清單級監測,全國31省數據匯聚到總部大數據平臺進行統一加工處理。
同時,隨著疫情加重,集團數據中心逐日統計人群的流向數據,配合相關省份重點開展對定點醫院、發熱門診、人員聚集區等重點區域的人流變化分析,為有關部委、部分省市政府提供疫情防控相關人口流動大數據分析支撐服務。
第三,無論是在微博、微信上,到處充斥著急尋同車次、同車廂、同航班人員的消息,這也是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的有效手段。例如:作為鐵路“數據倉庫”的12306,當列車上出現了確診和疑似病例,就會調取旅客的相關信息進行分析,然后給相關部門幫助其做下一步的防疫準備。
社區“隔離戰”
目前,已經有一部分返程人員回到社區,因此社區防疫戰更是嚴防疫情擴散的重點。但對于社區基層人員來說,這是一項特別繁重且危險的工作,例如:上門摸排和一些疑似病例的隔離期的管控,如何既保證自身健康安全避免更多的接觸,又保證調查數據的精確?
例如,中國電信依托天翼云,在河北面向各級政府單位,免費提供的疫情防控排查系統,為基層工作人員提供快捷的流動人員信息錄入入口,全面高效地進行外來人員及流動人口的摸查排訪工作,并根據排查情況生成本轄區監測報表,實時掌握轄區疫情。
各個地方也陸陸續續推出疫情防控工作管理平臺,這些都是一些企業跟社區合作,利用這個平臺可以進行疫情匯總、人員排查、發熱預警、統計分析。
為了避免更多的接觸,廣州廣州市黃埔區上線了“有呼必應·黃埔區疫情防控平臺”,通過數據上報,directadmin漢化,幫助隔離人員保證其日常生活。
當然,這個特殊時刻更應該加強對數據隱私的保護,否則會引發恐慌,最近出現了一些湖北返鄉人員的個人信息的泄露,交通運輸部于1月30日發布緊急通知,要求依法嚴格保護個人隱私和個人信息安全,不得向其他機構、組織或者個人泄露有關信息、不得擅自在互聯網散播。
相比17年前的非典,身處信息更透明、傳播更快速的2020年,我們依靠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與奮斗在一線的醫護人員一起構筑起了肺炎擴散的“隔離墻”。
我們看到,“春天”已經近了。